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河北省> 保定市> 阜平人物

耿毓桂

[公元1919年-2006年]

耿毓桂为[公元1919年-2006年]

  耿毓桂同志生平(1919-2006)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军后勤战线副军职领导干部、总后勤部原后勤装备研究院副院长耿毓桂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6年8月23日凌晨一点五十五分于北京逝世,享年87岁。
  耿毓桂同志,1919年11月25日出生,河北省阜平县王快镇人,汉族。1935年于北平读书,经受了“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的洗礼。1937年2月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之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1月参加八路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耿毓桂同志任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北平镜湖中学分队分队长。在民先队直接受了党的教育,阅读秘密发行的进步书刊,团结进步同学,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9月于阜平县战地总动员委员会二区动员会任宣传部长,宣传群众,动员群众,组织抗日人民武装。1937年11月于曲阳县灵山镇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政治部入伍。任分区政治部教育干事、组织干事、警卫特务营政治教员,第十一大队三营政治教导员、第二十团二营政治教导员。1940年8月任第一军区第二十团二营政治教导员。1940年8月任第一军分区第二十团二营政治教导员。1941年6月,任第一军分区教导大队政治委员,直属队总支书记。1942年5月任晋察冀军区白求恩学校政治处主任,晋察冀军区卫生部政治处主任,第三军分区四十二团政治委员,军区白求恩学校政治委员。参加了百团大战和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历次“反扫荡”、战役、战斗。1940年任第二十团二营教导员期间,在晋察冀军区政治整军运动中,该营因政治思想教育、完成训练和战斗任务成绩显著,被第三军区分区政治部评为模范营,耿毓桂同志被评为模范干部。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耿毓桂同志任白求恩医科大学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卫生部政治部主任。1948年7月晋察冀军区白求恩医科大学与晋冀鲁豫军区北方医学院合并为华北军区华北医科大学,任政治委员。在军医学校工作期间,耿毓桂同志重视学员的政治思想教育,用伟大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的先进事迹及“对群众极端热忱,对工作极端负责”,全心全意为伤病员服务的崇高精神,对学员进行教育,鼓励他们做白求恩式的医务工作者。他认真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团结医学技术专家,发挥老专家的骨干作用,同时重视选拔青年教师,加强和充实教师队伍,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为部队培养大批医务人员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天津军医大学(后改为第一军医大学)政治委员,第四军医大学政治教研室主任,总后勤部后勤装备研究院副院长。
  1981年离休后,耿毓桂同志仍关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军队的建设。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他还参加一些老年有益的文化活动,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耿毓桂同志是白求恩医科北京校友会发起人之一,积极参加校友会的筹建工作,校友会成立后被聘请为白求恩医科大学北京校友会名誉会长,他积极参加联谊活动,弘扬白求恩精神,促进医药卫生战线精神文明、医德医风的建设。
  耿毓桂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他忠于党、忠于人民、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他刻苦学习革命理论,有高度的革命事业心和责任感。他有坚强的组织观念,遵守党的纪律,服从组织决定,坚持原则,顾全大局。他襟怀坦白,为人诚实,严以律已,宽以待人,团结同志,爱护干部,关心群众。他艰苦朴素,克已奉公,不搞特殊,心胸豁达,情绪乐观。直至晚年他仍关心国家大事。保持和发扬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优良品质。
  耿毓桂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不懈奋斗、无私奉献的一生。他的逝世使我党失去了一位好党员、好干部。他的革命精神、优秀品质和优良作风,永远值得我们怀念和学习。

同年(公元1919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2006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