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辽宁省> 沈阳市> 新民人物

高铁

[公元1915年-1998年]

高铁为[公元1915年-1998年]

  高铁同志生平(1915-1998)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国高等教育战线成就卓著的教育家,原国家建筑材料工业部副部长高铁同志,于1998年1月29日2时4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高铁同志1915年出生于辽宁省新民县的一个教师世家。“九一八”事变后,-北平。1932年入北平东北中学读书。1934年考入北平东北中山中学附设高级职业土木科。在1935年民族危亡时刻,积极参加“一二·九”-。七七事变前夕,他立志投身革命,参加了八路军一二O师三五九旅,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崞县区委书记兼游击队政委。此后,他随三五九旅转战晋察冀,在雁北地区开辟抗日根据地,任七一九团政治处教育股股长,参加大小战斗数十次。1940年6月,任七一九团政治处主任,参加了保卫党中央、保卫延安、保卫陕甘宁边区的战斗。194i年6月,随团转移至南泥湾九龙泉,积极参加大生产运动,同时警戒国民党胡宗南部队的进犯。1944年9月回到延安,参加王震、王首道同志率领的南下支队,任南下支队四支队政治部副主任,挺进湖南、广东,建立新的抗日根据地。1945年6月,他任湘鄂赣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同年11月初,赴东北工作。1946年初,受东北局派遣,参加军调处执行部工作,参加了中共东北代表团同国民党的谈判,任军调部中共东北代表团沈阳组副组长、双城组组长等职。1947年3月任《东北日报》编委兼副刊部主任。1948年3月,他任中共沈阳工委秘书长兼宣传部部长;同年11月,调任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地方工业处处长。
  新中国成立后,高铁同志于1950年3月奉命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工作,先后担任副校长、党委副书记、第二书记、校长兼党委书记等职。为把哈工大改造和扩建为国家重点理工科大学,他长算远略,精心运筹,主持制定了改造和扩建哈工大的基本方针和工作规划,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同志的关注,刘少奇同志对哈工大办学方针作了批示。1952年11月至1953年5月高铁同志赴苏联参观考察,订购教学设备,为建立现代化实习工厂和实验室打下了基础,并从全国选调人才,为哈工大的改造、扩建和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为我国国防科研和国防工业战线输送了一大批尖端人才。
  “文革”中,高铁同志受到冲击。1973年4月重返领导岗位,出任哈工大党的领导小组组长兼革委会主任。
  1977年4月,高铁同志被调到国防工业系统担任领导工作。当时,经过-,国家百废待兴,邓小平同志刚刚复出,十分重视教育工作,亲自找高铁等同志谈话,希望他能继续从事高等教育工作。他欣然受命,同年10月任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在北大的三年期间,他呕心沥血,勤奋工作,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解决“文革”的遗留问题,恢复教学秩序,为使北大工作很快走上正轨,做出了重要贡献。
  1980年1月高铁同志任建筑材料工业部副部长,主管科研和教育工作,根据有关方面意见,创办组建了建材工业科学技术委员会,并任首届主任委员,主持讨论建材工业主要专业发展方向,倡导新技术,鼓励新事物。他凭借30年从事高等教育工作的经验,熟练地领导了建材大专院校治理整顿、专业调整和改革开放,注重教师队伍建设,注重基础教育,注重学风和校风的树立,注重兴办教育和经济发展相结合,关心教师,关心干部,思想敏锐,工作细致,深受建材行业广大职工爱戴和尊敬。他每年都有半年多时间在基层,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解决问题,对国家建材工业的科研和教育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
  1982年,中央作出废除领导于部终身制的决定,高铁同志坚决拥护中央的决定,主动给中央写了申请离休的报告。离开领导工作岗位之后,他仍然关心党的事业,关心支持建材工业的发展。先后担任国家经济委员会经济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工业经济协会顾问,以及武汉工业大学名誉校长等职。
  高铁同志的一生,是追求真理,献身事业,光明磊落,谈泊名利,努力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的光辉一生。
  他革命信仰坚定,追求真理执着。在青年时代,怀有救国救民之志,树立了革命理想;在战争年代,转战南北,出生入死,坚信革命的胜利;在建设时期,珍惜年华,珍惜岗位,以孺子牛的精神为国家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一生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对人生真理的追求,矢志不渝。他坚信马列主义,坚信共产党的领导,坚信社会主义事业,他坚定不移地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病危之际,仍然教育子女要追求真理,献身事业,永远忠于祖国和人民。体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祟高理想和革命情操。
  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夜以继日地工作在我国高等教育的领导岗位上。他几十年如一日,努力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和外语,刻苦钻研和积极探索教学与教育规律。他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虚心向专家和一切内行的人学习;他关心爱护知识分子,善于团结广大知识分子,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培养了一批优秀知识分子入党;他有很强的政治原则性,敢于顶住各种压力,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他把毕生的精力全部奉献给了党的教育事业,为祖国、为人民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栋梁之材。教育界和众多学人称他是一位懂教育的内行领导者。
  他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参加革命工作60余年,一向谈泊名利,只讲奉献,不计个人得失;他胸怀坦荡;无梅无怨;他联系群众,平易近人,处事公道,作风民主,虚怀若谷,具有师长风范;他知识渊博,阅历丰富,情趣高雅,爱好广泛,有着很高的文化和艺术修养;他善于学习,勤于实践,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不断接受新生事物,始终关注着世界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他廉洁奉公,生活简朴,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始终保持了党的优良传统,深受大家的爱戴和敬仰。
  高铁同志在病危中留下遗嘱:“我主张:绝不搞任何形式的悼念活动,家里也不搞;骨灰立即撤在烈士公墓的树下。”体现了他马克思主义的高尚情操和唯物主义精神。他的逝世,是我们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一大损失。他的崇高品德、领导风范和光辉业绩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
  高铁同志永垂不朽!

同年(公元1915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98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