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辽宁省> 沈阳市> 法库人物

冯辉

冯辉为

  冯辉,1953年出生,辽宁省法库县法库镇人。曾在法库县太阳升小学、法库县建设小学、法库县第二中学、法库县第三中学和法库县高级中学读书。1980年高中毕业后考入沈阳农学院蔬菜专业攻读学士学位,1984年大学毕业考入北京农业大学蔬菜专业攻读硕士学位,1987年硕士毕业分配到沈阳农业大学园艺系任教,1996年获得博士学位。1991年晋升讲师,1995年破格晋升副教授,1999年破格晋升教授。历任沈阳农业大学园艺系蔬菜教研室副主任,蔬菜园艺系副主任,校科研处副处长。现任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院长,辽宁特聘教授,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园艺学一级博士点学科带头人,蔬菜学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国家级示范专业负责人,辽宁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负责人,辽宁省蔬菜细胞与分子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辽宁省十字花科蔬菜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主任,辽宁省蔬菜育种工程实验室主任,辽宁省蔬菜遗传育种高校重点实验室主任,沈阳市蔬菜细胞与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园艺学会十字花科蔬菜分会副秘书长,中国遗传学会理事,辽宁省遗传学会副理事长,辽宁省园艺学会秘书长。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第九届、第十二届和第十三届学科评审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国家留学基金评审专家。
  冯辉自1987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园艺学教学和科研工作,讲授遗传学、园艺植物育种学、现代蔬菜学等课程。已指导博士研究生25名,硕士研究生87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科研课题30余项。主要学术贡献包括:①首先发现了白菜核不育复等位基因遗传现象,提出了“植物核基因雄性不育复等位基因遗传假说”,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植物核基因雄性不育遗传认识的争执;撰写的博士学位论文《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性的研究》,由于在核基因雄性不育遗传理论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首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出的植物核基因雄性不育遗传理论,作为指导农作物0优势利用的新理论和新方法,被编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园艺植物育种学总论》、研究生教材《现代蔬菜育种学》及专著《中国大白菜育种学》中,对于推动农作物0优势育种理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②带领学术团队率先育成了具有100%不育株率和100%不育度的白菜核复等位基因型雄性不育系,确立了我国在该项研究上的领先地位;③将大白菜核不育复等位基因转入多种白菜类蔬菜作物中,创制出青梗菜、奶白菜、菜心、乌塌菜、小菘菜、紫菜薹、白菜苔等多个核基因雄性不育系,解决了这些蔬菜作物0优势利用上的制种手段问题;④利用在大白菜中发现的温敏雄性不育材料率先开展了“两系法”杂交白菜育种理论和育种技术研究,育成了多个温敏型雄性不育系,填补了国内外空白;⑤主持构建了白菜类蔬菜作物游离小孢子高效培养技术体系,将选育一个优异自交系的时间由原来的7-8年缩短到2-3年。
  冯辉围绕上述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7部,主持育成大白菜新品种12个、小白菜新品种5个、番茄新品种4个、黄瓜新品种1个。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带领的学术团队被评为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由于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取得一定成绩,曾被评为辽宁省百名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辽宁省高等院校骨干教师,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百人层次,获得教育部优秀年轻教师基金、辽宁省青年科技人才基金和辽宁省优秀科技人才基金资助,2006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吉祥街道   法库县辖镇。县府驻地。1960年设法库镇公社,1980年建镇。面积30平方公里,人口4.7万。明(水)沈(阳)、沈(阳)环(城)公路、铁法矿区运煤铁路线过境。辖正阳、团结、河南、边门、吉祥、晓东、石桥7个街道和陶屯、西菜、东门3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商贸、运输、建筑等行业。农业主产蔬菜。名胜古迹有清建吉祥寺钟鼓二楼。.……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