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江苏省> 苏州人物

费穆

[公元1906年-1951年]

费穆为[公元1906年-1951年]

  费穆(1906—1951),字敬庐,号辑止,江苏吴县(今苏州)人,生于上海。1916年迁居北京。1918年入北京法文高等学堂,除法语外,还自学英、德、意、俄等多种外国语,因长年苦读,致左眼失明。曾任会计,后开始接触电影,撰写影评,办电影杂志,翻译英文字幕和撰写说明书。1932年至上海,任联华影业公司导演,同年执导了《城市之夜》,反映人民疾苦,充分显示出他的导演才华。之后,又陆续导演了《人生》、《香雪海》、《天伦》。1936年,导演完成影片《狼山喋血记》,被认为是“国防电影”的代表作。抗日战争爆发后,率摄影队赴抗日前线拍摄纪录片《北战场精忠录》。“孤岛”时期,在上海民华影业公司导演了《孔夫子》、《世界儿女》及京剧戏曲片《古中国之歌》。先后创办上海艺术剧团、新艺剧团、国风剧团等,编导《杨贵妃》、《秋海棠》、《浮生六记》等话剧。抗战胜利后重返影坛。1947年,创办上海实验电影工场,执导了由京剧大师梅兰芳主演的戏曲片《生死恨》,是中国第一部彩色影片,达到了建国前戏曲片拍摄的最高水平。1948年,导演《小城之春》,把中国传统美学和电影语言进行完美的嫁接,开创了中国诗化电影的先河。1949年5月去香港,创办龙马影片公司,执导影片《江湖儿女》,片未竟而病逝。最能体现费穆创作思想和艺术特点的,是他编导的《城市之夜》、《人生》、《香雪海》、《天伦》、《狼山喋血记》、《孔夫子》、《小城之春》等7部故事片。在这些作品中,从不同侧面对人的生存价值、人生的目的和意义进行了哲理性的探讨,内涵丰富,在人物刻画上善于对心灵深处予以剖析。在艺术处理上,镜头凝炼,构图优美,形成了独特的清淡、典雅、朴素、自然和意境幽深的风格。1995年,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时,他被追授中国电影世纪奖“导演奖”。
  来源: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同年(公元1906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51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