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东省> 梅州市> 大埔人物

范荑香

[清][公元1805年-1886年]

范荑香为[清][公元1805年-1886年]

  范荑香(1805—1886),女,原名营淑,又字清修,三河镇梓里村人,出生于数代书香之家。
  香幼极聪颖,初由母教识字读书,稍长则由父范肃公教读诗文,故遂能文能诗。21岁,由父作主嫁本县庠生(秀才)邓耿光,在三水县学署成婚。耿光学举子业(应试的诗文),但写诗不及荑香,常觉惭愧。婚后三年,耿光病死。香年方24岁,未有子女,其夫兄将一子过继为嗣,但家贫,夫兄无所顾恤,且有迫嫁之意。她坚执不从,悉心教嗣子读书。及后,其父解职返家,怜惜女儿夫死家贫,着她回住娘家,兼侍候老父母。
  20年后,父母均逝世,嗣子已长大,欲接她回邓家供养,但她因长期寡居,不再思天伦乐趣,决心终老空门,且忧伤抑郁常以诗抒发而诗名已播于遐迩,遂在嘉应州选择庵场。时嘉应州学正(圣人寨村人,举人)梁光熙读其诗,爱其诗才而怜其遭遇,特发起募捐,得银600余两,择定白土堡珪潭乡(今梅州市梅江区东升乡圣人寨村)锡类寺左侧,建一“荑香静室”供其静修。州人知其为前州学正范彪孙女(范彪为嘉应学正时,宋湘、叶澄等十余人均经其品评鉴别,极负名望)倍加推崇,各方善女敬礼不衰;梅城松口等处官家通文墨的妇女,则争相迎请至家奉其为师。咸丰三年(1853),浙江钱塘(杭州)人吴均任潮州知府,死在任内。其家属运柩回乡途经三河,她送挽诗五首。其家属将所有挽诗汇集刊印发行,中以她所送为最佳,列在卷首。于是荑香诗名远播钱塘,人称“女才子”。年80余卒于荑香静室。
  荑香为近代岭东女诗人之一,一生写诗甚多,凡游名山古刹,均有题咏。今阴那山灵光寺尚存其题诗。道光二十三年(1843)嘉应进士黄基及举人梁光熙(墨林)将其诗汇编成册,题名为《化碧集》,并为之作序,拟刊行于世,因她坚辞而止。民国5年(1916),梅县人管幼惺将梁光熙初编《化碧集》、范沄(荑香侄)所编《荑香诗集》及其本人《自述》一首,加以校订,汇编成册,仍名为《化碧集》付梓发行。
  荑香诗,除寡居前所写颇为清新潇洒外,寡居后所作则多具凄惋情调,咏物和古,大都借题写意。其中《落花》、《闺怨》最为人所传诵,如年青时所写《踏青》:“天气晴和景物佳,商量载酒约同侪;寄语姐妹休行急,待我徐徐看绣鞋。缓步闲行过小桥,春风吹暖卖饧箫;忽惊背后来游客,退入垂阴折柳条。”寡居后所写《闺怨》:“永夜深深蜀魂啼,寒风吹入画楼西;如何不啄花前露,偏向幽闺自恻凄。遥闻孤雁渡潇湘,难寄音书到异乡;漫道恩情如逝水,三生盟誓勿相忘。”晚年生活清苦,写《述恨》:“被害何因实可伤,八旬孤苦痛凄凉;门无关键厨无火,炉有寒灰地有霜。病里饥寒唯自泣,健时劳力为人忙;于今何处求生计,血泪遗书诉上苍。”
  同年(公元1805年)出生的名人:

易本烺 (1805~1872) 清代文史学家 湖北省荆门京山县
黄赞汤 (1805~1869) 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
李家典 (1805~1892) 湖南省怀化市沅陵
赵文濂 (1805~1889) 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
安徒生 (1805~1875) 欧洲丹麦
+ 更多公元1805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886年)去世的名人:
胡公寿 (1822~1886) 萍花九友 上海市
郭篯龄 (1825~1886) 福建省莆田市
胡瑞澜 (1818~1886) 湖北省武汉黄陂区
李明墀 (1823~1886) 清藏书家 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
张凯嵩 (1820~1886) 湖北省武汉江夏区
艾米莉·狄金森 (1830~1886) 美国传奇诗人 美洲美国
+ 更多公元1886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