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东省> 梅州市> 大埔人物

范凌云

[公元1898年-1985年]

范凌云为[公元1898年-1985年]

  范凌云(1898—1985),大东乡泮溪村人。出身贫苦,10多岁开始学雕刻,先后在福建省平和、漳州、龙海等地从艺。他心灵手巧,刻苦学习,终于成为有名的雕刻师。
  民国7年(1918)和民国18年他先后两次去台湾剑潭寺等地从事雕刻(“剑潭寺”传说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游览此地,宝剑跌落水潭,后人为纪念此事而建的),为不少大型建筑、名胜古迹、庵堂庙宇、房屋椽角门楼等装饰雕刻了花卉、人像、神像、鱼禽、鸟兽等。他的技巧独创一格,凝聚了南方雕刻的细腻和北方雕刻的粗犷,成为台湾省的金漆木雕工艺同一流派的名师,并常与同行比艺得标。
  民国20年(1931),凌云回到家乡,一直在县内和福建漳州等地继续从事雕刻工艺。建国后,他得到人民政府的关注,工艺美术的专长得到了更好的发挥。1957年,大埔县人民委员会授予他“老师傅”、“老艺人”的称号;同年8月被选为大埔县第一届政协委员。1959年5月,获广东省文化局、省手工业局、省手工业联社、省轻工业厅、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等单位颁发的广东工艺美术优秀奖。1964年,大埔县工艺美术厂请他当老师傅,他带徒30多人,其中技术较高的有张富发、罗振伦等。凌云本人的作品闻名中外。他精心设计塑造的立体金漆木雕,如三国的“赵子龙过江救主”,宋朝的“穆桂英挂帅”,还有“五虎回朝”,以及“观音娘娘”、“十八罗汉”、“福禄寿”等,无不栩栩如生。他创作的金漆木雕美术品送往历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销,多次送往香港、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举办的中国工艺美术展览会展览,都博得侨胞、港澳台同胞和外商的赞赏,多次获出口优质作品奖。他亲手雕刻的工艺美术品,远销五大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60年代后期,他创作的以现代生活为题材的平雕“人勤春早”,被选挂在广州文化公园工艺馆正门上。1975年,新西兰作家露易·艾黎来大埔走访陶瓷地区后,还专程去大埔工艺美术厂参观他创作的“十八罗汉”等立体金漆木雕。艾黎用中国话说“真了不起!”
  他逝世后,遗作平板空雕“孔明点将”还获1986年广东省第三届工艺美术创作设计奖。
  同年(公元1898年)出生的名人:

房伯群 (1898~1976)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
吴稼秋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
杨建平 (1898~1949)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
杨林 (1898~1936) 革命烈士
何昆 (1898~1930) 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
+ 更多公元1898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5年)去世的名人:
李加勉 (1901~1985)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
张平 (1909~1985)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
蓝文博 (1908~1985)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
张嘉谋 (1911~1985)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
邓文田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
魏育怀 (1901~1985)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
+ 更多公元1985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