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东省> 梅州市> 大埔人物

范剑江

[公元1899年-1952年]

范剑江为[公元1899年-1952年]

  范剑江(1899~1952),幼名应兆,号金刚,三河镇梓里村人。
  剑江先后就读梓里公学、汕头市商业专门学校、广州市无线电专门学校、广州市民大学。在广州市民大学商科读书时,其四兄范汉杰在粤军任团长,调剑江任上尉军需。
  民国14年(1925),范汉杰任第四军第十师第二十九团团长,调剑江任该团少校军需主任。剑江曾参加东征讨伐叛将陈炯明及南路讨伐邓本殷之役,民国15年8月随师北伐参加攻打汀泗桥、贺胜桥及武昌等战役,后又随部入赣参与德安马回岭之战。蒋介石派范汉杰任杭州警备师师长时,剑江在该师任中校军需主任。民国16年,蒋介石被迫下野东渡日本,范汉杰随蒋赴日。剑江返粤后任省印花税检查所所长。
  民国18年,陈铭枢主粤政,范其务任省财政厅长,派剑江出任省财政厅驻香港专员。民国22年,陈铭枢主闽政,剑江任福建省财政厅田赋处长。
  闽变失败,剑江回粤。其时广东为全国最富庶的省份,陈济棠等开办广东省仁爱善堂,剑江任善堂救济部长。他目睹贫苦人民缺医少药,甚至暴毙街头之惨状,极力建议筹建一家方便医院(今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前身),经费由善堂维持,为贫苦大众施医施药,施棺施殓。在此期间,他奔走各地找访聘请乐善热心之医界人士为医院当义务医生。
  民国24年,黄河、长江及海河流域发生特大水灾,直鲁豫皖鄂等省灾区哀鸿遍野。剑江向善堂理事呼呈各界人士筹集资金(约十万光洋),以仁爱善堂名义赈济。他不辞劳苦在各省民政官员及有关人员陪同下,亲赴灾区抚慰灾民,发放救济金及食品、药物等。民国25年“两广事变”后,任粤省缉私总处五邑西江办事处上校主任。
  民国27年广州沦陷后,剑江任二十七军上校秘书,在重庆中央训练团第十四期受训后赴任二十七军驻洛阳办事处处长。时该军在敌后太行山对日作战,前线除官兵大部粮食由当地补给之外,兵员、弹药、被服装备等均由洛阳办事处负责补给,任务甚为艰巨。虽有小部队武装护送,但必须选择有利时间、地点渡过黄河,通过敌伪军重重-线才能运到前方。剑江经常与护送部队渡河,并请求当地游击队协助。当时护送部队中的一部分人员为天主教徒,他们充分利用各地教友关系多方设法掩护,拼死护送,终于一次又一次完成任务。民国30年,二十七军军长范汉杰调任三十八集团军总司令,剑江升任该部驻西安办事处少将处长。民国33年,任西安警备司令部少将高参。
  抗战胜利后,范剑江从西安军官总队将官班复员,民国36年返回汕头市居住,1950年返回大埔定居,1952年土改时被杀,时年53岁。1990年4月4日,县法院发文为其平反。
  同年(公元1899年)出生的名人:

张志濂 (1899~1951)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
罗楚材 (1899~1976)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
刘放吾 (1899~1994) 抗日名将 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
郭思演 (1899~1965)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
赖玉润 (1899~1975)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
+ 更多公元1899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52年)去世的名人:
杨作龙 (1913~1952)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
罗尚忠 (1892~1952)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
丘肇周 (1893~1952)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
刘蕉元 (1902~1952)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
傅翼 (1888~1952) 川军将领 重庆市酉阳县
魏岸觉 (1904~1952)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
+ 更多公元1952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