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陕西省> 咸阳市> 兴平人物

张含辉

[公元1900年-1933年]

张含辉为[公元1900年-1933年]

  张含辉(1900—1933),原名松山,字蕴山。本县赵村乡宋村人。早期革命活动家。1920年从兴平县高小毕业考入西安省立三中学习。1924年经魏野畴介绍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5年下半年,由共产主义青年团转为中国共产党员,成为魏野畴的得力助手,在校负责 工作。同年5月,他和张秉江、高克林等人在魏野畴的领导下,发动了西安各校学生联合会开展驱逐军阀吴新田的斗争。6月中旬,上海发生“五卅” 惨案,激起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7月7日,三原召开了全省学生第一届代表大会,张含辉参与了大会的筹备和领导工作。会议通过了张含辉等人起草的十余项反帝反封建议案。张含辉在会上当选为陕西省学生联合会主席。10月,与张仲实代表陕西 出席了全国 第二次会议。
  1927年1月,国民党陕西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西安召开,成立正式省党部,张含辉被选为中国国民党陕西省党部执行委员兼农民部部长,后又被推选为农民委员会委员。在此期间,中共陕甘区委成立,张含辉又被派往渭南担任渭南地委委员。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以后,中共陕甘区委为了组织领导陕西工人运动,成立了陕西总工会,张含辉等13人被选为执行委员。
  1930年12月,在党组织处于及其为难之时,中共山东省临时省委成立。张含辉任山东省委书记。他知难而进,辛勤工作。1931年4月,由于叛徒出卖,省委机关遭到破坏,他逃出虎口到了上海,向中央汇报了山东的工作。下半年,党中央派张含辉回陕西开展革命工作。先后被派去邓宝珊部教导队和杨虎城警卫团开展 工作。常为警卫团办理机要事件。
  1933年4月,张含辉受党组织的委托,以孙蔚如部队代表的身份前往驻扎在四川北部的红四方面军总部联络并商议有关问题。任务完成后回归途中,在南郑县两河口附近被地方民团团长徐耀明逮捕。他沉着冷静,毫不畏惧,临刑大义凛然,视死如归,高呼口号,英勇就义。时年仅33岁。

同年(公元1900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33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