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泉州市> 安溪人物

陈福接

[公元1935年-2006年]

陈福接为[公元1935年-2006年]

  陈福接同志生平(1935-2006)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国著名的计算机专家,原国防科学技术大学顾问,电子计算机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长,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专业技术一级、文职一级)、博士生导师陈福接同志,因病于2006年3月10日晚九时零六分在厦门逝世,享年71岁。
  陈福接同志1935年4月出生于福建省安溪县,1954年10月考入上海交通大学,195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11月分配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工作并参军入伍,2005年9月退休。
  1958年“哈军工”成立第一个计算机研制小组时,陈福接就是成员之一,参加了我国最早的“331”电子计算机、“441B”晶体管计算机的研制。1970年学校南迁长沙后,参加了“718”百万次计算机研制。1978年任副教授,并参加“银河”亿次机筹备组工作,大胆提出了先进的设计思想。1979年任存储系统研究室主任,在“银河”亿次机研制中设计了并行短风路和存储器,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银河”亿次机成功研制做出突出贡献。1983年任计算机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长,并担任“银河-Ⅱ”工程总指挥。同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6年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0年被批准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晋升为专业技术少将。先后获国家级特等奖个人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湖南省科学大会奖2项,部委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2次荣立二等功,2次荣立三等功。
  陈福接同志热爱学习,知识渊博,专业基础理论扎实,在计算机系统理论研究和工程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他领导和参与了多种被列为国家和军队重大型号项目的计算机的研制,为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在担任电子计算机系主任和研究所所长的十年间,成功研制了“银河-Ⅱ”、仿真-Ⅰ、仿真-Ⅱ型机,相继获得了全国教学成果特等奖和一等奖,领导的计算机研究所被中央军委授予“科技攻关先锋”荣誉称号,特别是亲自总结和倡导的“银河精神”,成为激励一代代军队科技工作者刻苦钻研、勇攀科技高峰的强大精神动力。
  陈福接同志在“银河-I”工程研制中长期过度劳累染上乙肝,1993年9月在“银河-II”工程研制的装机现场突发心脏病。退居二线后,担任原国防科技大学顾问。在长期与病魔斗争的过程中,他保持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仍非常关注银河事业的发展,积极出谋划策,为银河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陈福接同志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他坚决执行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决定和命令,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他以党的事业为重,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和-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他一生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对工作一丝不苟,对技术精益求精,为国防事业和军队建设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他为官清廉,作风正派,平易近人,不搞特殊化。他实事求是,光明磊落,敢于坚持真理,反对各种歪风邪气。他艰苦奋斗,谦虚谨慎,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处处模范带头,堪为群众表率。
  陈福接同志视野开阔,思路超前,抓住机遇,推动学院加快发展。他胸怀宽广,作风民主,善于集思广益,科学决策。他联系群众,体恤下情,坚持以人为本,狠抓学院全面建设。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领导干部。
  陈福接同志治学严谨,教书育人。他善于发现人才,不拘一格,因材施教,先后培养了博士23名,硕士16名,指导博士后1名,他们品学兼优,大多成为教学科研和管理岗位的重要骨干。他是一位可敬可亲的导师。
  陈福接同志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领导、好老师、好党员,是我们的重大损失。我们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学习他的优秀品质与作风,加倍努力工作,以优异的工作成绩深切缅怀陈福接同志。

同年(公元1935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2006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