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辽宁省> 沈阳市> 法库人物

曹春林

曹春林为

  曹春林,蒙古族,1983年出生,法库县四家子蒙古族乡四家子村人。1946年至1957年,在法库县的小学、初中、高中读书。1957年至1961年,在沈阳药学院(今沈阳药科大学)学习。
  1961年7月,曹春林于沈阳药学院毕业,被分配到北京中医学院(后改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任教,在任教期间又系统地学习了中医药理论与经验,参与创建了校办药厂。1978年晋升为讲师,同年升任中药药剂教研室主任。1980年起,任北京中医学院中药系副主任兼研究室主任。1986年破格晋升为教授,同年升任北京中医学院中药系主任、中药研究所所长。1992年起,任中国医学基金会中药中心主任。1999年起,任北京继发堂中药研究所所长(董事长)。现兼任国家新药研究与开发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中药开发专家委员会委员、何梁何利基金评选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博士生导师、中国药学会老年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临床评价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药》编委;曾兼任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认定委员会委员、国家卫生部药品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基金会理事会理事、中国医学基金会中药开发中心主任、《中成药》杂志编委会编委等职。
  自1961年于沈阳药学院药学系本科毕业以来,曹春林一直从事中药学教学和医药研究开发工作。在北京中医学院中药系任教期间,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先后参加西医药学习班和中医系本科班,深入学习中医药理论,曾到北京同仁堂中药厂、天津达仁堂中药厂等中药厂家学习中药炮制、制剂生产技术与经验。经过近4年的学习,系统地掌握了中医药理论与中药生产经验。在“西学中”的过程中,曹春林结合实际工作,先后总结出《中药酒剂生产工艺改进》、《鹿角胶的制法及其质量探讨》、《中药水丸成型与物理性状测定》、《中药坎离砂的发热原理与质量控制》等学术文章,推动了中成药生产的发展。1969年为河北省安国制药厂研制成功的地锦草注射液(其基础为安国制药厂的独门中药——“血见愁丸”),投产后临床疗效显著,成为1970年全国中药展览会的典型品种,亦是“石硫法”的首例。为开创国家中医院校中药专业正规教育,曹春林参与并主持了北京中医学院中药系中药制剂教研室的创建工作。为搞好教学及科研工作,曹春林广泛搜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药制剂资料,历时5年多,主编了260万字的巨著《中药制剂汇编》(1983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成为系统全面的中药制剂工具书,极具实用价值。20世纪80年代,曹春林主编了中国高等中医院校统编教材——《中药药剂学》与《中药制剂学》。20世纪90年代,主编了《中药制剂注解》;参与了国家组织的本草学巨著《中华本草》编纂工作,任副总编兼中药制剂编委会主任,该部著述已于1999年出版,被评为全国医药科技十大新闻之一。曹春林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任教期间,教授过中药专业12个班次的本科班,5个班次硕士研究生,总计培养学生500多名,现正在带中药药剂博士生,为国家培养出大批中药技术人才。
  曹春林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注重并坚持科学实验研究。在继承中药制剂传统经验的基础上,灵活应用学到的中西医药知识,开展中药新制剂(新中成药)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又先后研制成功“地锦草止血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Ⅰ号与Ⅱ号”、“复方关节炎片”、“消症止痛糖浆”、“心脉灵注射液”等品种。其中“清开灵注射液”是在中药“温病三室”之一——安宫牛黄丸的基础上,历时近10年研制成功,于1979年被正式批准生产。经临床验证,“清开灵注射液”对中医急性热病、各类急性肝炎、急性胆囊炎、急慢性中风病及肺性脑病等多种危重疑难症均有显著疗效,该项产品被评为北京市科技成果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连续3次被评为国家中药管理局中医急症用药首位推荐的名牌新中成药。全国已有13家中西药厂生产“清开灵注射液”。近5年来,年销售总额约达5亿元(人民币)。“清开灵注射液”被中医药界推为中药新制剂的典范,被《中国中医药报》推举为新中国复方新中成药研究方面的重大成就。鉴于曹春林在中药剂学教学、科研方面成绩显著,于1986年被破格晋升为新中国第一位中药药剂学教授。
  曹春林筹办的北京中医药大学校办药厂,已成为以生产“清开灵注射液”为主的现代化中药制剂厂,不仅担负着学生的实习任务,还为学校增创了大量资金,为北京中医药大学进人国家“211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任中药系主任期间,成功地联营了两个社会药厂,为教学、科研增加了资金,体现了新的办学思路与经营观念,表现了超前的开拓性。
  进入20世纪90年代,曹春林为发展中药事业,先是组建中国医学基金会中药开发中心,后是创建中药高新技术企业——北京继发堂中药研究所。该中药研究所是目前在北京中关村高新科技园区注册的唯一一家专门从事中药新制剂研究的股份制新型企业。该研究所已经研制出“通窍滴鼻液”、“救君(丹)滴丸”、“妇血净颗粒”、“消糖净袋譬泡茶(全提取型)”、“痰热清注射液”、“解热醒神注射液”等中药新制剂。其中3项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5个品种通过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临床验证。近几年来,北京继发堂中药研究所共引进资金1500万元,建成了一座1700平方米的实验研究楼。该所设有中药制剂研究室、中药质量检测室、中药毒理药理室,设备齐全,仪器精尖,有一支精干的科研开发队伍。正在研制的中药新制剂有“清醒注射液”、“消症炎止痛颗粒”、“君敏停胶囊(复方二类)”、“痹通缓释胶囊”、“房壮灵软胶囊”等。曹春林通过上述中药研制工作,为实现中药现代化做出了贡献。
  曹春林把近40年的中药教学、科研、生产、管理、开发经验,提炼升华为理论,于1995年完成了题为《中药新制剂设计与研制方法》的学术论文,提出以“理、法、方、药,剂、工、质、效”八字为纲,“依症随方确认有效成份”,遵循制剂工艺“三三制”的原则,强调重视设计。上述系统论述使中药新制剂的研制从经验式上升到理论式。论文被国家卫生部召开的“中药新药研究与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收载,其理论首先在中国中医研究院推广,促进了中药制剂的现代化。
  曹春林已被国家科技部(原国家科委)列为(中药)科学家,成为国内(外)公认的中药药剂学学术带头人。


  四家子村   四家子村……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