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河北省> 保定市> 定兴人物

张秀中

[公元1905年-1944年]

张秀中为[公元1905年-1944年]

  张秀中(1905~1944)定兴县城内一街人。1921年考入保定育德中学法文班。在校期间,开始追求进步思想,课余阅读了大量中外文学著作和进步报刊。1923年,发表第一首新诗《春风》,随后在该校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并创办《微声》文学旬刊。1925年中学毕业后到北京大学作旁听生,开始接触鲁迅。此时鲁迅正在北京大学讲授《中国小说史略》。张秀中的第一部短诗集《晓风》在北京出版,并得到鲁迅指教。“三一八”惨案后,他义愤填膺写下《血战》一诗,同时发起成立了海音文艺社,在北京沙滩开办了海音书局。张秀中的文学创作活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译文、诗作、论著极为丰富。
  1929年海音书局歇业,张秀中经朋友介绍到大兴县黄村河北省实验民众教育馆任馆员。翌年5月经平杰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黄村党支部建立,平杰三任支部书记,张秀中任宣传委员。黄村暴-动失败后,调任中共北平市东城区委宣传部长,2月加入北平(今北京)左翼作家联盟,曾在北京大学出版的《新地》月刊上发表《评“光明在我们前面”》的长篇文学评论文章,以纪念胡也频烈士殉难一周年。1932年调中共河北省委,先后任秘书、副秘书长,参加省委机关刊物《北方红旗》的工作,同时参加北平左联组织的文学活动,与张万美合编左联机关刊物《文学前哨》。这期间,张秀中的作品与文学活动皆以对敌斗争为内容,如诗集《五卅大-》、《血在沸》等,并将稿酬寄往上海,救济左联烈士柔石的子女。不久,北平左联常委改组,他任北平左联党团书记。
  1933年,天津、北平-加剧,中共地下党组织和左翼文化团体遭受严重破坏,不少共产党员、文化战士被捕被杀。北平左联再组时,党指派张秀中再度担任左联党团书记,领导主办《理论与创作》期刊。不久,张秀中任北平市委宣传部长,并兼任北平左联宣武门支部书记。当时他以《荒草》周刊为纽带联系师范大学、民国大学、中国大学的进步学生,动员学生投入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利用读书会、文艺座谈会的-讲世界无产阶级文学概况,宣传党的主张,唤醒人们参加革命。1934年,北平当局对文化战士进行残酷镇压,张秀中在5月30日到西单传递信息时被捕,他机警地将有机密内容的纸条吞入腹内,反动当局以左联执委政治犯的罪名押解其到南京陆军监狱囚禁。三年的牢狱生活折磨使他染上了肺病。他在狱中写下《狱中诗草》70余首,表达了对党的忠诚,揭露了狱中的非人生活。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张秀中在党的营救下出狱,一度在汉口大众日报社做。该报被查封后,辗转到西安力行中学教书,并积极参加抗日救亡工作,在西安文化界抗敌协会成立大会上,被选为执行候补委员。1938年1月始,陆续在《救亡》周刊上发表《关于通俗文艺的创作方法问题》、《青年怎样克服自己的矛盾》、《论文艺通俗化》、《关于战时文艺》等论文。1939年7月教导大队结业,学员分配到抗日前线,张秀中转太行区抗日根据地工作。1940年在太行抗战学院任研究员,从事文艺理论研究和资料整理工作。同年秋转太行文联,先后任文联秘书、常委等职。同时任大型期刊《华北文艺》编委,主编《华北文艺》,并在刊物上发表多篇文艺评论和诗歌,其中《鲁迅与新文学》是一篇有影响的学术文章。1944年病逝于河北涉县河南店。有《秀中诗文集》传世。
  来源:保定市地方志办公室
  
同年(公元1905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4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