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河北省>

张士骏

[公元1889年-1967年]

张士骏为[公元1889年-1967年]

  张士骏(1889-1967),字子腾,直隶丰润县(今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大齐坨人。近现代著名律师。
  清光绪十五年(1889)4月28日生,出身书香世家、名门望族。其父张佩缮和张佩纶为堂兄弟。两广总督张人骏是其堂兄。张士骏在家排行第四。
  张士骏幼读私塾,后毕业于天津法政学院。毕业后在天津任律师达35年。任律师期间,对穷人很少收费,如当事人太穷,代写诉状,出庭辩护全部免费,有时还负责当事人食宿,赠送回家盘费。每逢乡里受灾,都捐献粮款,赈济贫民百姓。
  1919年,五四运动中向天津 厅厅长杨以德施压,从法律角度伸张正义,令其释放天津的学生会主席马骏、南开中学学生代表周恩来等进步学生。此事天津著名民俗学家张仲先生曾有专文载于《每日新报》。
  1931年,张士骏是文绣诉溥仪离婚案中文绣的代理律师之一(另两位是张绍曾、李洪岳)。先安排文秀走出静园住地,摆脱“宫禁”,再致函溥仪,申明律师业已接受诉讼委托,迫使溥仪放下架子派人谈判,几经往返磋商、调停,溥仪不肯就范。天津地方法院发出传票和副状通知溥仪于1931年9月2日到法院民事调解处施行调处。溥仪不肯以“九五”之驾,对簿出堂,后经双方律师多次会晤商妥离婚条件,溥仪答应付给文秀终身生活费,允许带走常用衣服和用品,撤回诉状,办妥文约,双方完全脱离关系。溥仪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1934年当上伪满皇帝后,曾派亲信多次到天津缉拿张士骏,张士骏被迫躲到天津异国租界多年,才幸免于难。
  1937-1945年,抗战期间,张士骏曾应地下党要求,通过关系帮助购买0,支援抗日,且多次利用法律和社会地位,营救被捕的共产党人。解放初期任天津副市长的娄凝先、杨石先、杨振亚均在其寓所受到过庇护。
  1945年,抗战胜利后,支持长子、次子奔赴延安,又与杨秀峰、李运昌等共产党人频繁接触,捐款筹粮,提供避难处所。天津解放时,配合解放军进城做内应,为解放天津做出贡献。后曾得到刘少奇、彭真签发的地下工作者证。
  1950年初,随其子女离开天津市澳门路10号寓所,迁居北京,结束律师生涯。张士骏交游甚广,和华世奎、梅兰芳皆有交情。
  1966年初,因患脑溢血中风不能言语。
  1967年初在北京病逝,享年78岁。
  张士骏育二子四女,长子张允大,后改名天寿,次子张允天。张天寿早年大学毕业后即奔赴延安参加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任中国驻德国使馆代办。另有两个女儿亦在北京搞地下革命工作。

同年(公元1889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67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