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莆田市> 城厢人物

郑金照

[公元1911年-1936年]

郑金照为[公元1911年-1936年]

  郑金照(1911-1935),化名李逵,1911年出生于常太乡古坑村。1926年秋,他考入福建省立莆田高级中学,在学期间参加了党领导的反帝大同盟组织,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0月转为中共党员。9月中旬,郑金照被推行为“莆田各界反商援助林案委员会”5个成员之一,与郭寿銮等领导人勇敢地带领学生、工人和农民登上“驾鳌”轮,揪出买办分子进行游街示众,还捣毁设在涵江镇上的国民党消费税局和陈源泉的“泉美”洋行,受到福建省委的通报表扬。
  1930年3月,郑金照在他的母校省立莆高领导学生开展声援印度和朝鲜的独立运动,国民党 当局对这一运动加以镇压,逮捕并 杀了莆田学生会领导人陈文奋、林春晖,校方也蛮横地将郑金照等10多位学生开除。此后,郑金照奉命转入地下革命斗争,不久,被任命为中共莆田县城区区委负责人。1932年9月,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县委决定扩大莆田工农红军游击队,由郑金照任队长,1933年,改任莆田县常太区区委书记。郑金照深入乡村宣传只有团结斗争才有活路的革命道理,动员各村农会发动农民开展夏收抗租斗争,并取得了抗租斗争胜利,使常太地区成为当时“莆田县在农村工作的三个中心区域之一”。1934年9月,郑金照被推选为中心县委委员,12月,同潘涛一起率游击队骨干30多人,化装袭击了常太枫叶塘镇的国民党常备队,缴 20多支,取得了闽中转入三年游击战争后的第一次胜利。
  1935年5月,中共闽中特委成立,特委决定把福清和莆田两支游击队统一改编为闽中工农游击队第一支队和第二支队,郑金照被任命为第二支队支队长,在常太地区深入发动农民开展抗捐、抗税、抗租、抗粮斗争,使常太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国民党当局对常太游击队的一系列活动惶恐不安,联合对常太根据地轮番进行“清剿”,郑金照、雷光熙率领红第二支队沉着应战,一次又一次地击退了敌人的进攻。国民党改“清剿”为“驻剿”,- 常太根据地的出口,企图把红第二支队围困在深山中。为了打破被动局面,郑金照带领10多个勇敢善战的游击队员,跳出敌人的包围圈,袭击驻笏石丙店宫的国民党自卫队,并喊话敦促敌方迅即缴 投降。正当宫内国民党士兵把 一支又一支从窗口扔出来时,不断一颗 从窗- 出,警卫员郭文富迅速跨到郑金照身前掩护,又一颗 射穿了他的胸膛,就这样,他抱着郭文富壮烈牺牲,时年24岁。


  常太镇   浦田县辖镇。1958年建常太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建镇。位于县境西北部。面积201平方公里,人口4万。通公路。辖常太、松峰、照车、利车、东太、东青、山门、汀洋、候山、坑洋、霞山、渡里、金川、马院、党城、顶坑、内东坪、外东坪、过溪、下莒、埔头、溪南、溪北、山坑、南川、洋边、长基、岭下28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水果、食用菌,为莆田最大的枇杷生产基地。…… 详细++
同年(公元1911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36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