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陕西省> 渭南市> 合阳人物

赵义州

赵义州为

  原渭南市财政局局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义州,男,汉族,1943年元月生,合阳县王村镇南蔡村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程度,会计师。1965年9月在合阳县王村信用社参加工作;1972年11月调到合阳县财政局工作;1977年4月调到渭南地区财政局工作,曾任渭南地区财政局、渭南市财政局预算科科长、副局长、局长、党组书记;1998年4月任渭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2000年6月任渭南市人大副厅级咨询员;2003年7月退休。
  赵义州同志长期从事财政工作,并担任领导职务,他思想解放,事业心强,勇于开拓,善于理财。在合阳县财政局工作期间,肯学习、勤钻研、业务精,1977年被选调到渭南地区财政局,很快成为业务骨干,1981年任预算科科长,具体负责预算编制、分析和管理财政重要工作,业绩突出。1984年担任地区财政局副局长,他负责财政预算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积极推进地县财政体制改革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大包干改革以及公费医疗改革,成效显著。
  在1992年5月至1998年4月担任渭南市财政局局长工作期间,他从渭南财源基础薄弱和财政困难的实际出发,集长期理财经验,大胆提出“抓财政、促经济,反弹琵琶,实现财政状况根本好转”的理财思路。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狠抓财源建设,千方百计筹措3亿多元资金,重点扶持黄金工业、轻纺工业、龙头乡镇企业、旅游业和以苹果为主农林特产业,促其超常发展,很快成为骨干财源,使渭南市财政收入每年以七、八千万元的速度递增,由1991年的3.7亿元增加到1997年的6.8亿元,剔除分税制上划因素的影响,翻了一番多。1996年6月,省政府在渭南召开规模宏大的全省财源建设现场会,渭南市作为重点介绍了经验,程安东省长对渭南的经验给予了高度肯定和评价。同时,他狠抓财政改革,强化财政管理。以分税制改革为契机,主持制定了市县“核定财力、增量分成”的财政体制,该体制实施后运行效果良好,调动了市、县两级发展经济、增收节支的理财积极性,得到上下的一致好评;积极推行“零基预算”、“定额制预算”管理办法,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兴办经济实体、公费医疗改革、行政事业性收费资金财政统管等项财政改革,规范了财政管理,节减了财政支出,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零基预算”得到省财政厅和财政部的高度重视和肯定,并在全省、全国推广。在繁忙的财政工作实践中,他思想敏锐,作风务实,勤于钻研,勇于探索,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撰写发表了三十多篇调研报告和论文。他的论文不是一般的面壁之文,多是在基层财政改革实践中碰到的问题有感而发,既富有理论上的创造性,更具有实践上的可操作性,不少在中、省、市获奖,1997由陕西人民出版社结集出版《财政理论与实践》一书,中财院教授岳福斌作序,财政部原副部长李延龄题词,出版后在全省财政系统深受好评。为此,市财政局多次被评为市、省、部先进单位。1995年他被评为全省领导干部理论学习先进个人,首届渭南市十大新闻人物。
  在任渭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工作期间,他深入实际,求真务实,认真依法履行职责,颇有建树,他先后主管过的财工委、农工委工作被人大机关评为先进单位。退休后他仍担任渭南市福利会会长和渭南市老年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会长,继续贡献余热,几年间,多方募集资金130万元,使2500多位农村贫困老人得到助养,一大批老年科学技术工作者得以发挥余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