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河北省> 保定市> 蠡县人物

赵亚曾

[公元1898年-1929年]

赵亚曾为[公元1898年-1929年]

  赵亚曾(1898~1929)字守仁。蠡县南莲子口村人。15岁考入保定育德中学,21岁考入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后在北京地质调查所工作。为了深入研究我国地质构造,多次赴山东淄博煤田、辽宁本溪煤田、开滦煤矿、长江三峡、湖北西南部和浙江西部等地区进行旷野实地考察,又同地质学家黄汲清一起越秦岭、入四川、转云南测制地质图,采集化石标本,搜集可靠研究依据。经过实地调查,他认为华北含海相化石的含煤地层可以划分为两部分,下部叫“本溪系”,属中石炭统,上部叫“太原系”,属上石炭统。这一论点和李四光教授的论点完全一致,二人联名写出论文《华北古生代含煤地层的分类和对比》(1926年出版的《中国地质学会志》一卷二期上发表),否定了地质学家富勒希和葛利普关于华北地区均属“下石炭统”的结论。李、赵论证至今仍为地质工作者所采用。
  1926年6月,赵亚曾经过旷野实地调查,比较准确地阐明了峨眉山的地质构造和彭县白水河铜矿地区的地质构造情况,并对我国地层和古生物作过不少研究。他最先对我国长身贝类化石作了系统的研究,其主要著作有《中国长身贝类化石》,《中国石炭纪及二迭纪石燕化石》,与黄汲清合著《秦岭山及四川之地质研究》,与刘季辰合著《浙江西部之地质》。
  1929年秋,在考察地质构造的旅途中,与同伴投宿于云南省昭通县闸心场客栈,不幸遭匪徒杀害。北京地质学界基于赵亚曾对中国地质研究工作做出的重大贡献,在西城兵马司原地质调查所为其竖立大理石碑,以示纪念和教育后人。
  来源:保定市地方志办公室
  
同年(公元1898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29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