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河南省> 信阳人物

张裕生

[公元1900年-1941年]

张裕生为[公元1900年-1941年]

  张裕生(1900~1941),原名德充,河南省信阳市河区谭家河乡人。信南敌后抗日游击斗争的主要领导者之一。
  1926年夏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9月,他在张家湾办起“平民夜校”,并促成了这一带红 会转为党掌握的农协武装。
  1927年春,张裕生率谭家河农民自卫军千余人,支援信阳10万农军围驱军阀魏益三部的斗争。大革命失败后,参加了“南昌起义”。后因病经组织安排返回家乡。1928年冬,他与信南地下党组织取得联系,由团转党,任中共谭家河支部副支书兼军事委员。在上级党组织帮助下,建起了一支30多人的农民赤卫队,并于1930年初夏,举行了“麦收暴-动”。
  1931年春,因遭受通缉转往黑龙江。抗日战争爆发后,张裕生回到家乡,参加抗日救亡工作,并重新入党。1938年2月,张裕生任中共谭家河支部书记,8月,任信南人民抗日自卫大队大队长。农历8月16日黄昏,日军骑兵30余人进犯谭家河,他率部于街东北山头将其击退。后又于平靖关据险坚守4天,击退日寇数次进攻。12月下旬,他遵照上级指示,率部到黄龙寺与兄弟部队胜利会合,被编入信阳挺进队第二大队。
  1939年4月,张裕生率一支队先后于王家岗等地重创日寇,并将根据地发展到谭家河、大王冲等地。此后,他率手 队转战谭家河、西双河、柳林、当谷山、平靖关、青石桥一带,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予敌以重大杀伤,为信南根据地的建设打开了局面。1940年1月,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信应游击总队成立,张裕生任总队长。“皖南事变”后,他率部投入反内战、反摩擦战斗,打退国民党顽军在信应地区发动的-高潮。
  1941年秋,张裕生因积劳成疾,不幸病逝,时年32岁。
同年(公元1900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1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