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陕西省> 铜川市> 耀州人物

张邦英

[公元1910年-2010年,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

张邦英为[公元1910年-2010年,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

  张邦英(1910.05~2010.06),男,陕西省耀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四、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委,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民政部原党组成员、副部长(部长级待遇)。党的第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特邀代表。
  物履历张邦英,陕西省耀县孙塬乡泥阳堡村人。小名考生,字杰丞,化名常方一。中共七大正式代表。1910年5月生,2010年6月29日病故,享年100岁。
  张邦英出身农民家庭。7岁上小学。1925年考入西安陕西民立中学。
  1926年秋主动参加农民代表和少数进步青年的会议,会后到乡下向农民宣传抗粮、抗款、抗税、抗捐和反对军阀。
  1927年开始接受马列主义,参加-。同年初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8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1月任民立中学党支部书记。
  1928年5月任党特支书记。承担并完成上级交给的传递党内文件到渭华起义前线的秘密交通任务。
  1928年冬中学毕业回到家乡,1929年初受聘担任高小教员,在学生中进行革命宣传。
  1930年春到国民党军中当营部书记官,任中共营委书记,进行 工作,建立发展党的组织,秘密宣传革命和介绍红军武装斗争及发展情况。
  1932年夏离开部队,协助陕西省耀县党组织开展工作。同年冬担任中共耀县县委书记,发展党组织,领导农民斗争。
  1933年7月配合西北民众抗日义勇军起义,任耀县游击队-表。起义后率部进入照金革命根据地,参加刘志丹、-和吴岱峰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总队,任陕甘边游击队耀县第三支队-表,率部抗击国民党军“追剿”,消灭 民团。11月担任红二十六军第三团第二连政治指导员,转战陕甘边,打破敌人几次“围剿”。
  1934年5月起任陕甘边区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7月至9月调任中共陕甘边特委委员、组织部部长。同年9月至1935年2月任中共陕甘边南区区委书记、陕甘边南区游击队总指挥部政治委员(至1935年9月)。2月至9月任陕甘边南区游击队总指挥部政治委员。7月至9月任陕甘边南区革命委员会主席。9月至11月任陕甘边南区游击队总队政治委员兼中宜富洛游击队政治委员,陕甘边南区工农革命委员会主席及苏维埃政府副主席。1936年初任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副主席。
  1936年5月至6月任关中特区司令部政治部主任。同年任关中军区(第一作战区)政治部主任。参加陕甘苏区的创建和反“围剿”斗争及西征。同年下半年进中共中央党校高级班学习。同年12月至1937年4月调任中共陕甘省委组织部长。
  1937年5月至1939年11月任陕甘宁特区委员会候补执行委员。1937年5月至9月、1938年春至1939年11月任中共陕甘宁特委组织部部长。1937年9月至1938年春、1939年11月至1940年9月任陕甘宁特委组织部副部长。
  1938年4月至1940年9月任陕甘宁特委党校校长。
  1939年1月在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参议会上,被选举为边区参议会副议长。
  1940年9月至1941年5月任中共陕甘宁边区中央局常委、社会部部长、陕甘宁边区中央局组织部副部长(至1943年6月)、边区党校校长。1940年11月任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1941年5月至1945年8月任中共西北局委员、组织部副部长、西北党校校长(至1942年8月)。
  1941年12月起任中共西北局教育委员会委员。1942年6月起任西北局党务研究委员会、群众工作研究委员会委员,8月起任西北局精兵简政分委员会主持人,9月起任西北局精兵简政编余人员处理安置研究委员会成员。同年12月至1943年9月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延属军分区政治委员。1943年1月至1944年8月任中共陕甘宁边区延属地方委员会书记、延安卫戍区政治委员(至1943年9月)。1943年2月起任八路军第一二○师第三五九旅政治委员。7月起任西北局党民系统学委会成员。10月后集中到中共中央党校学习,任一部副主任,后任四部主任。1945年4月至6月作为陕甘宁边区代表团成员出席中共七大。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任中共西北局委员兼任中共中央晋绥分局组织部部长(至1946年11月)。
  1945年9月至1948年秋任晋绥分局委员、分局副书记(至1947年)。1945年10月至1946年5月兼任晋绥分局党校校长。1946年6月至1948年夏秋兼任晋绥分局 工作委员会书记、陕甘宁边区绥德地委代理书记(至1948年6月)。1946年秋参加晋北战役。1947年5月至1948年3月兼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绥德军分区政治委员。1948年3月至6月兼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区第二(绥德)军分区政治委员。6月至12月任中共西北局秘书长。同年12月至1950年1月任中共陕南区委第一书记。1949年5月至9月任陕南军区第一政治委员。
  1949年5月至1950年12月兼任陕南军区兼第十九军第一政治委员,1950年5月任党委常委,11月任党委副书记。1949年10月至1954年12月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员。1949年12月至1953年1月任中共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1950年1月至1951年3月任中共陕西省委副书记、陕西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兼陕南区党委书记、陕南行署主任。1950年2月至1951年3月任陕西省人民政府党组副书记。1950年8月至1951年3月任陕西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副主席。1950年11月至1954年12月调任中共新疆分局第三书记。1951年1月至1954年9月任新疆军区政治部主任,1951年4月至1953年12月兼任军区军法处处长。1951年5月至1952年8月任新疆省农民协会筹备委员会主席。1951年6月至1954年12月任中共中央新疆分局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新疆军区党委委员、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1953年8月至1954年9月任军区党委常委。1953年1月至1954年12月任西北行政委员会委员。1953年11月至1954年7月兼新疆分局党校校长。1954年3月至12月调任中共西北局农村工作部部长,7月至12月任中共西北局组织部部长。1955年初兼任中共中央西北地区工作部副部长。1955年1月至1956年12月任中共中央-第二办公室副主任。1956年11月至1960年10月任中共中央交通工业部副部长。1960年11月至1966年12月任中共中央华北局候补书记。“文革”中受破孩。后平反。1975年6月至1976年10月任中共山西省委-部部长。1977年12月至1979年12月任山西省第四届政协副主席。
  1978年5月至1982年3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副部长、党组成员。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三、第四、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共八大代表。党的十二大、十三大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特邀代表。撰有《片断回忆》等回忆录。
  逝世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四、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委,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民政部原党组成员、副部长张邦英同志(部长级待遇)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6月29日13时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同年(公元1910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2010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