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厦门市> 同安人物

张侃

[公元1874年-1943年,福建三大高僧]

张侃为[公元1874年-1943年,福建三大高僧]

  张侃(1874-1943),法名明性,字会泉,号印月,又号华藏,晚年自称莲生老人。福建省同安县(现厦门市同安区)在坊里小西门人。清末民初,会泉与圆瑛、性愿,被誉为福建三大高僧。
  清穆宗同治十三年(1874)农历八月十五日生,出身农家。7岁丧父,随其母迁居厦门。十三岁又丧母。
  光绪十八年(1892),至厦门虎溪岩寺依善温老和尚剃度为僧。法名明性,字会泉。
  光绪十九年(1893),赴漳州龙溪县(今改称芗城区)南山寺,在佛化老和尚座下受具足戒。
  光绪二十年(1894),离开厦门南普陀寺乘轮北上直抵浙江南海普陀山。
  光绪二十一年(1895),转往宁波天童寺听谛闲法师讲《法华经》。夏,复往普陀山法雨寺听幻人法师开讲《法华经》,学习佛法心得与日俱增。
  光绪二十二年(1896),再往天童寺听寒桥老法师讲解《楞严经》。冬,进入寺之禅常修持禅定,以开发内在的智慧。
  光绪二十三年(1897),仍住天童寺听幻人老法师宣讲《楞严宗通》,复得敬安和尚的启示、学业益进。
  光绪二十四年(1898),赴镇江焦山定慧寺参访,在通智老法师座下听讲《楞严经》。冬,至金山寺进入禅常修禅定,与禅宗泰斗虚云禅师为同参。互相切磋。
  光绪二十六年(1900)春,赴大通和悦州,听贤首宗耆宿月霞老法师讲《楞严经》,并学贤首五教仪。夏,返住天童寺,听通智老法师讲《楞严经》,成为通智老人的入室弟子。
  光绪二十七年(1901),回厦门南普陀寺服务。当时适寺主喜参和尚欲传受三坛大戒,聘请天童寺净心和尚为开堂师,大师应聘为倍堂,并负责戒期中诸事务。
  光绪二十八年(1902),前往南安县杨梅山雪峰寺,亲近寺之住持佛化老和尚三载,得佛佛老亲授《易经》要义与禅理妙谛。
  光绪二十九年(1903),大师时年30岁,在雪峰寺得喜宗老和尚授予“正法眼藏”嗣为法子,成为中国佛教禅宗支系临济宗第四十八代的法脉传人。
  光绪三十年(1904),应请至厦门寿山岩寺(又称关半山堂)开讲《楞严经》。
  光绪三十一年(1905),再往天童寺,听道阶法师讲《弥陀便蒙钞》、《唯识三十论》及《因明学》等经论。夏,到杭州灵隐寺听慧明老法师宣讲《金刚经》。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仍住天童寺听道阶法师开讲《法华经》。斯时与佛学泰斗太虚大师为忘年交。并与圆瑛法师同立《因明三支比量》及《相宗八要》。
  宣统二年(1910),于寺中创办虎溪莲社,开设佛学讲座宣讲佛法,法缘殊胜。
  宣统三年(1911)冬,在宁波接待寺与住持圆瑛、太虚两位大师晤谈,共商振兴中国佛教大计。
  民国元年(1912)冬,应台湾基隆月眉灵泉寺开山祖师善慧老和尚的邀请,首次赴台湾-。
  1913年,得承天寺住持云果法师遗命为该寺住持。曾兼任安海龙山寺住持,协助转道、圆瑛、转物三位法师重兴泉州开元寺。
  1914年,主持泉州名刹承天寺,得杨英伟夫妇、李宏成夫妇等相继归依,同愿为大师 ,并兼修整大雄宝殿内产。
  1915年,应请兼任福建名刹安海龙山寺住持。先后在承天寺填堆泥土筑造“鹦山暮云”景观。重修文殊殿为丈室,修葺一尘禅堂及整修寺中功德楼前之花圃,在寺中大雄宝殿之前开辟放生池。1919年,晋江县长陈清机曾题写“阐扬圣教”匾额,以表彰其功德。
  1917年,承天寺住持云果和尚为报师恩,敦请其师莲鹫和尚开坛传戒。大师应聘任开堂,并负责戒坛所有事务,备尝辛劳。果公圆寂时遗命举大师为寺之住持。
  1920年农历三月间,应台湾高雄县大岗山龙湖庵住持永定法师邀请再赴台湾-。
  1922-1923年间,第三次赴台湾仍驻锡龙湖庵,宣讲唯识学、《心经》、《地藏经》。先后剃度宏扬、宏西、宏识、宏船、宏宣、宏念、宏圆、宏聪等为门徒,依大师为度师归入佛门为在家佛弟子的有数以千计,德望日高,声誉远播至菲律宾岷尼拉、缅甸仰光、印尼棉兰及星洲和台湾等地。同时,协助转道、圆瑛和转物三位老和尚重兴泉州古刹开元寺。
  1924年,南普陀寺改子孙承袭庙为十方选贤道场时,会泉被选为首届方丈。除建天王殿、功德楼和放生池外,还引进江南名刹的丛林修持方法。
  1925年,会泉与转逢创办闽南佛学院,自任院长,时常为佛学院讲授佛教经论,开示法要。
  1927年,大师担任南普陀寺首届方丈三年任期满后,推荐太虚大师继任住持兼闽院院长。退居虎溪岩寺,并改建万石莲寺为净土道场。赴福州-,海军上将萨镇冰题写“大觉世间”匾额以赠。
  1928年,第四次赴台湾传教,初驻锡台南关仔岭大仙寺宣讲经论,后移锡龙湖庵宣讲《金刚经》、《地藏经》、《弥陀经》、《大乘起信论》等经论。
  1929年夏,赴南安石井慧月精舍宣讲《大乘起信论》。并著作《大乘起信论科注》一卷传世。
  1931年,应泉州承天寺住持转尘和尚之请,在寺中宣讲《楞严经》。十月十七日,泉州开元寺转道和尚传戒,会泉应聘为教授阿阇黎,受戒弟子1000余人,盛况空前。
  1932年,在虎溪岩寺设立楞严学会。
  1933年,在万石莲寺创办“佛学研究社”。农历二、三月间,率其高足宏船法师第五次赴台湾高雄传教,驻锡大岗山超峰寺讲解《大乘起信论》、《金刚经》;十月,第六次赴台湾-,驻锡龙湖庵宣讲《地藏经》。
  1934-1935年,第七次东渡台湾,驻锡龙湖庵举办超度水陆亡灵0会,法缘殊胜。后移锡台南县学甲法源寺,为寺中住众教授超度水陆亡灵法会仪规常识。
  1937年,复任南普陀寺方丈。厦门佛教会组织抗日救护队训练班,会泉主持开学典礼。
  1938年,日军攻占厦门前夕,会泉领徒众避居鼓浪屿。日军特务百般威胁,欲其出任伪职。会泉不为所动,登轮赴香港,后辗转至新加坡龙山寺。
  1941年,抵马来亚槟城,先后在广福宫与观音亭讲经说法。
  1942年,在槟城双庆寺讲《楞严经》,时有林炳照夫妇及其弟林炳坤闻法起信,依会泉为度师皈人佛门为在家弟子,并捐巨资购地建妙香林寺于升旗山下,并将该寺献给会泉作为传教道场。
  1943年2月20日(农历正月十六日),在妙香林寺圆寂,享寿69岁。其临终偈曰:真性露堂堂,偏界没处藏,娑婆非久住,极乐是家乡;吾今赋归去,汝等勿忧愁,不久乘愿至,度尽心方休。
  遗著有《金刚般若波罗密经》集讲上下卷、《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讲要、《阿弥陀经》疏钞集讲、《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集讲、《般若波罗密心经》集讲、《大乘起信论》科要、《佛学常识易知录》、及手抄《传法遗轨》等书。
  1948年,会泉之灵骨由开论法师奉回祖国。1963年在南普陀寺右建造“会泉法师之塔”,以彰其功德。
同年(公元1874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3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