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安徽省> 合肥市> 肥西人物

张璋

[公元1905年-1936年]

张璋为[公元1905年-1936年]

  张璋(1905-1936),原名张鼎和,化名张晓天,1905年生,聚星乡张新圩人,出身官宦地主家庭。青年时代在天津南开学校读书。时值“五四”运动以后,张璋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逐步树立了反帝反封建的思想。1925年,在中共北方区委领导下,天津成立反帝同盟,张璋积极参加,随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被派往广州入黄埔军校学习。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张璋在广州被捕,后越狱逃脱,赴日本留学。1929年,因反对日本军国主义被驱逐出境,回到北京,考入辅仁大学化学系学习。此时,张璋奉党指示,积极参加组织“北方左联”的筹备工作。他利用安徽同乡身份与“未名社”的李霁野、韦丛芜等取得联系,通过他们结识曹靖华、范文澜、孙席珍、台静农、傅仲涛等人。他团结党外进步人士和知名作家,为北方左联的成立奠定基础。
  1930年10月,在北京法学一院礼堂,以“文学研究社”的名义召开“北方左联”成立大会,选出执委会,负责日常工作。张璋担任执委。他在北方左联工作期间,表现十分勇敢。在参加飞行-时,总是高举大旗,走在前面,并勇敢反抗警察镇压。张璋当时的经济条件较好,凡是革命同志,不管认识不认识,只要经济困难,特别是对刚从牢里释放出来衣食无着的人找到他,总是顺手从衣袋里掏出5至10元相助,他的衣帽也让革命同志随便穿戴。1931年5至10月间,河北省委、北平市委相继遭破坏,国民党宪兵第三团进驻北平,实行-。张璋被捕,后经他的爱人吴昭毅四处奔走营救,得以获释。
  1931年冬,张璋带着妻室儿女回到合肥。他立即同当地党组织取得联系,投入革命。开始在城里活动,后回到老家张新圩,以世家子弟的身份掩护革命活动。此时,他根据中心县委指示,一面和周味韶、徐志友等人在地方组织互济会,开展募捐活动,筹集经费,支援鄂豫皖苏区;一面筹划建立革命武装,开展游击活动。为了夺取他大叔0武装农民,一天下午,他匆忙从外边回到家中,故意大喊大叫说腹痛难忍,闹得家人全知。夜间,趁家人不备,将10支长枪两支短枪,偷偷藏在送他到城里治病的凉床担架上,铺上一层厚厚的稻草,使别人没有察觉。第二天一早,担架抬着他出了张新圩,他将武器送给游击队,壮大了革命武装力量。
  送枪事件后,其叔勾结地方官府镇压革命。张璋趁叔父坐轿去合肥途经焦婆店时,指挥游击队袭击。结果,其叔胳膊受伤,差点丧命。其叔从合肥治伤回来,暗设圈套,逮捕了张璋,将他五花大绑关在“站笼”里。其叔扬言要族人公审,然后用石磨捆在背上,投入河里。张璋后被游击队营救。其叔得知,迁怒于吴昭毅,将她母子赶出家门。吴昭毅带着孩子回到合肥。
  1934年,张璋经地下党组织和他母亲多方营救,终于获释。出狱后立即前往上海,化名张晓天,继续做党的地下工作。1936年,张璋从上海回到安庆,再次被捕,同年10月被国民党当局杀害。(肥西县志)
  
同年(公元1905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36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