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山东省> 德州市> 夏津人物

于见龙

[公元1875年-1957年]

于见龙为[公元1875年-1957年]

  于见龙(1875~1957),字子云,男,汉族,夏津县城东大张庄(原属恩县,今属夏津县雷集镇)人,从堂兄弟排行第八。身材伟岸,赋性豪爽,疏财重义,任侠好友。家境殷实,常有扶危济困之举,施与从不吝惜资财。凡求之者无不慨允,竭诚相助,即穷露乞讨者也概予周济。因之,在高唐、夏津、恩县(1956年撤销)、武城、平原一带颇著口碑,人尊称为“于八爷”。
  其系“家礼”(青帮的俗称)中人物,辈份较高,但却生活检点,从不酗酒、吸烟,概无不良嗜好。社会交际广泛,凡国民党、日伪-、杂团等各类人物多与之往来。各日伪县长,如夏津王晋卿(王四金牙)、恩县王化三(高粱楂)、高唐李彩题(李九)等亦均与之交往,但多是社会帮派关系,或求索钱财,或傍其吃喝。其与共产党、八路军人员过从尤为密切。地下工作人员常住在于宅。在其宅院内,各派系人物均可同桌共席,互称兄弟,但都互不探问身世、来由。
  八路军夏津县大队长马神(立朝)曾托其到恩县陈营据点策反伪军200余名,投诚八路军。于宅后院西厢房是储粮之所,囤缸甚多,平时厢房双门紧扃。凡日伪人物来时,八路军地下人员便藏匿于西厢房囤缸之内。所以共产党、八路军的一些驻夏津的领导人也常来于家隐藏、小住。先后有张仁甫(本利)、杨仲一、马神、王克寇、郭鲁等,借于宅为掩护而开展工作。牟庄(今属雷集镇)牟天良(外号“傻生”,实是装作愚痴而掩人耳目,以便活动)为地下交通员,经常到大张庄于宅联络讯息,取送情报。因此,于家便成为抗日秘密活动场所。
  于见龙为人仗义疏财,且又系“家礼”人物的长辈,受到社会上各类人物的敬畏,在恩县及周边县份,乃至鲁西北可谓手眼通天。共产党人周惠(新中国成立后,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彭天琦(新中国成立后,曾任西安市长)曾被日伪据点及国民党顽军张栋臣部逮捕,即将被害,其亲往保释,将周、彭接至家中,并资助盘费,使之安然脱险。1945年初,八路军冀南军区第六分区副司令员赵彩银,因病在于宅休养近3个月,其派专人为之延医调理,煎药、送饭,照顾周洽。
  由于战乱和歉收,鲁西北一带粮食缺少,八路军更是军粮紧缺,其曾秘密捐助八路军王克寇部军粮两车。另外还给八路军捐助钱粮、被服等物资亦复不少,但因是秘密捐赠,大多人们不得而知。新中国成立之后,杨仲一、彭天琦等人曾来夏津看望于见龙,但均因故失之交臂,未得见面。
  于见龙虽非共产党人,但却有浓厚爱国热忱,其凭“社会帮派”的特殊身份,大力支持抗日人士,为抗日作了不少秘密工作,其事迹迄今仍为人们所传扬。
  来源:夏津县史志办
同年(公元1875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57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