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河北省> 保定市> 唐县人物

于殿武

[公元1914年-1965年]

于殿武为[公元1914年-1965年]

  于殿武(1914~1965)字义卜。唐县北伏城村人。9岁入本村小学读书,14岁起在家务农。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本村自卫队指导员。翌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党支部书记。1939年1月,任唐县六区武委会副主任、大队政治干事。1940年至1946年底,先后任唐县武委会军械股长、唐县一区大队部大队长、第三分区武装部政治股长等职,1947年至1949年4月,先后任定北县武装部长、定县武装部副部长、高阳县武装部长。1948年任高阳县武装部长时,带领600名民兵、150副担架,从保定、石家庄到北京丰台参战7个月,出色完成任务,全团无一离队和伤亡。
  1949年4月随军南下,8月11日到达湖南湘潭县,任县武装部部长,收缴了原国民党县政府民警队300余人的0。1950年6月任该县副县长。1951年任县长,是年10月带领5000民兵苦干38天,建成长24里的卓江堤垸,保护了8000多名群众和数万亩良田。1952年春带领县政府几十名干部,每星期六推车挑担为和平乡农业社送肥,一直坚持数月。此后,在他任县长的5年中,除地、县开会外大部分时间在农村蹲点。1953年,粮食实行统购统销,他坚持实事求是,给群众留足口粮。
  1954年5月至7月,湘潭县连遭6次洪水袭击,最高水位达4076米,他带领118名干部和7800名抢险队员日夜抢险。6月30日晚,到全县最长的卓江堤垸,看到大堤浸溢,有19处严重险情,250米塌陷,险处堤面仅留03米。于殿武站在最险处,大喊:“人在堤在!”指挥突击排挑土抢险,终使大堤转危为安,受到中共湘潭地委通报表扬。是年9月,调中共湘潭市委工作,任-书记,他带领有关人员,实地勘测,筹集资金,设计治理方案,带领群众突击施工,把市内臭水坑——雨湖治理成雨湖公园。1957年11月调任韶山乡党委书记。当时,“-”运动中大搞积肥,韶山乡是重点乡,积肥进度数字总是落在其他乡后面,但是他仍坚持实事求是汇报数字。到夏收,他甘愿受批评坚持如实汇报粮食产量。保证了韶山乡人民的口粮。1960年8月,调任韶山工程管理局党委书记。
  1962年12月任湖南省对外贸易局局长。1964年在湘潭、株洲二市搞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966年“文革”开始,回局接受审查。1968年10月参加省委举办的“学习班”,1969年2月被下放农场,是年6月回局开会,16日,突发脑溢血,在长沙逝世。
  来源:保定市地方志办公室
同年(公元1914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65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