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河南省> 周口市> 项城人物

袁耀东

[清]

袁耀东为[清]

  袁耀东,从小跟随父亲读书,长大后子承父业,也以在蒙馆教授学童为立身之本。追溯起来,到了袁耀东这一代,袁家的光景仍然不好过,但是父子两代教书匠却在项城远近乡邻中赢得了一些清正的好名声,提起袁家父子塾师,人们都认为那是很有学问的两代人。以至于淮宁富户郭如珽也不嫌弃其家境清贫,心甘情愿地将小女郭氏嫁给了声名鹊起的袁耀东。
  谁知道郭氏刚嫁到袁家后不久,公爹袁九芝就病不起,没过多少日子竟一命呜呼了。袁家有人背地里嘀咕,认为是郭氏带来了霉运。郭氏出身富家,是知书达礼的大家闺秀,哪里受过这种窝囊气,和当塾师的夫君一商量,决定搬出来另立门户。
  河南项城是个穷地方,这里土地贫瘠,经济落后。袁家此时刚刚脱离贫困线,不再租种地主的土地,顶多只能算是"下中农"。过惯了富家生活的郭氏,现在知道了清贫的滋味不好受。不过,这个有教养的女子堪称优秀,她身上没有世代富家子女那种懒散习气,相反,贫寒的处境更是激起了她要帮助这个家族出人头地的决心。袁耀东是个庠生(庠生,科举制度下府州、县学生员的别称),肩不能挑重担,手不能干农活,郭氏鼓励夫君,唯一的出路就是发奋读书。
  袁耀东到了40岁光景,不仅科举考试没有成功,反倒因为用功过度,不幸染上了痨病。用今天的医学观点来看,痨病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病症,医学上叫做肺结核,打几针青霉素就能解决问题。但是100多年前,痨病同今天的癌症一样是不治之症。每天,郭氏看着丈夫袁耀东在书桌前佝偻着身躯咯血的情景,心中如同刀割般难受。为了治愈丈夫的病,她经常出入于典当铺和中药铺之间,当掉从娘家带来的金银首饰,抓来一副副中草药,杀掉家中正在下蛋的老母鸡,炖煎鸡汤端到丈夫跟前,伺候他喝下去。可是袁耀东的身体依然一天天继续消瘦,痨病到了晚期,咯血的状况越来越严重,直到最后身亡。
  袁耀东一共生了四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长子袁树三,次子袁甲三,第三子袁凤三,第四子袁重三,女儿排在第五,姓名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