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湖北省>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恩施人物

张荣楣

[公元1882年-1939年]

张荣楣为[公元1882年-1939年]

  张荣楣(1882-1939),宇阆村,湖北恩施鼓楼街人。19岁中秀才。光绪二十七年(1901),清政府签订屈辱的《辛丑条约》。全国激愤。张荣楣与同学康建唐等密谋,联络当地爱国反清知识青年,进入当地各汉流组织当大爷,掌握领导权,宣传革命,准备发难。后康建唐被捕入狱,事未成功。
  光绪二十九年,施南代理知府何锡章采用"调虎离山"之计,有意将张荣楣等推荐赴省就读新学。张在省城与施南同乡朱和中、吕大森、范腾霄,及李书城、耿觐文、张难先、胡瑛、刘静庵、李廉万等革命志士时相聚会,在武昌花园山建立秘密机关,荣楣是负责人之一。主张秀才入伍当兵掌握武装,作为反清根本手段,许多知识分子投入新军。张又与朱和中等将原办的乐群印刷社移作革命宣传之用,亲自参加机房工作。白天印刷一般书刊,夜间赶印《猛回头》、《警世钟》、《扬州十日》等反清宣传书籍。潜送军营、学校。次年初夏,张荣楣参加刘静庵组织的秘密团体"革命军"和吕大森等人组织的"科学补习所”。不久赴日本留学,入东京法政大学政治经济科,在东京谒见过孙中山。光绪三十一年加入中国革命同盟会。民国成立后,张荣楣由日本学成回国,先应阎锡山之聘,任山西法政大学教授及教务长。民国四年(1915)任蒙绥边使署秘书。民国七年经张志潭介绍任湖南省政府政务厅长。一年后离任,到天津经营长芦盐运。民国九年秋,张志潭出任靳云鹏内阁内务总长,张就任该部高等顾问。民国十三年起,任冯玉祥国民军总部参议、秘书等职。蒋冯阎大战后,张退居北平。
  民国十九年张荣楣应邀到武昌,主持湖北财政讲习所,后任湖北省公产清理处长。次年应施鹤行政委员会潘正道之聘,相偕回施,佐治鄂西政事,亲赴各县考察,著有《施鹤六邑视察记》一书。民国二十二年私资创办《施鹤日报》。曾致力于篡修恩施县志,写成《县志·地理志》一卷。民国二十五年在北平自费重印《恩施县志》(同治版)500部,为《恩施县志》第一次活字铅印本。是年冬,张应冀察政务委员会会长宋哲元邀,任该会高等顾问。"七·七"事变,平津失陷,张化装成日本人,由同乡夏树人的日籍妻子伴送到天津搭船,辗转回恩施。恩施籍共产党员张静娴、沈德枢等在思施城乡积极宣传抗日,引起国民党鄂西党务指导员及行政专员袁济安的严密注意,拟处置。张知此事后,对袁济安说:“小孩子们抗日宣传,演演红戏,唱唱歌,有什么了不起的,你听谁说他们是共产党!宣传抗日嘛,他们年轻自愿去搞,又不要你花钱,只要他们把学校办好就得了,那些事你管它干啥!”碍于张的声望,袁对此事果未处治。
  民国二十八年6月病逝恩施,终年59岁。遗著有《阆村文集》、《江汉微言》等。
  (《恩施州志》1112页)
同年(公元1882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39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