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湖北省>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恩施人物

张鹏程

[公元1884年-1963年]

张鹏程为[公元1884年-1963年]

  张鹏程(1884-1963),字翼洲、义舟。湖北省恩施城关张家巷人。辛亥革命志士。
  清光绪十年(1884)生,幼年父母去世后,学习丝线技艺,经营小商贩为生。
  光绪三十年(1904),入清军恩施巡防营当兵,后转投武昌清军左协一旗甲营。
  光绪三十一年(1905,去武昌,进铁路学堂。后又投入湖北新军第八镇第十五协二十九标一营前队当兵。旋考入湖北陆军讲武堂。先后加入日知会、中国同盟会、将校研究团、文学社等组织,并为文学社标代表。
  宣统三年(1911),武昌首义时,与同志马荣等,率部占领楚望-械库,并自告奋勇,率部分同志奔赴南湖迎接炮队进城,随即率队参加进攻总督衙门。清军统制张彪负隅顽抗,民军损伤甚重,情况相当危急,亟需炮兵支援。时夜黑天雨,督署目标不明,炮兵难于命中,张鹏程潜往督署左边乾记衣庄,洽商店主以煤油烧所存衣被,顿时烈焰烛天,督署目标大显,炮队-皆中,清总督瑞澂惊惶万状,挖墙逃遁,督署遂下。张鹏程又率部攻占藩署,并负责守护藩库,清军管带郜宸翔、旗籍队官崇光率兵数十人劫库,张鹏程指挥军士予以痛击,崇光被击毙,张鹏程右腿亦负伤。另有少数民军见财起心,乘乱抢夺库内银钱,张鹏程晓以大义,抢乱始止。随点银库,计有大元宝130余只,碎银30余块,全部封存交公。
  鄂军政府成立,张鹏程任参谋,奉命到京山、天门一带协助义军刘英部整训队伍。先后曾充任该部总教练宫、参谋长等职。并率领部分主力,攻取潜江、监利等县,以牵制南下清军。
  同年11月末,刘英部并人安襄郧荆招讨使季雨霖部为一团,刘铁为团长,张鹏程任该团管带。时清降将张楚材与叛将全明汉占据钟祥,拒不受命,张鹏程与刘铁、阙龙等率军进攻,张楚材逃,杀全明汉,钟祥规复。
  民国元年(1912)3月,招讨军继续北伐,张鹏程任右翼十八标三营管带,为全军前卫,攻克新野,俘获甚多,敌将南阳总兵谢宝胜等请降。南北和议告成,季部改编为第八镇,张鹏程仍任管带,驻防钟祥。
  1913年7月,讨袁军兴,刘铁在沙洋,张鹏程在钟祥,分别宣布独立,组成“鄂西讨袁军”,刘铁任总司令,张鹏程任参谋长,联合攻打荆州。兵败,逃长沙,辗转去日本,加入中华革命党,并研制 、 等武器。
  1915年,孙中山将湖北划为5个军区,以刘英为第二军区总司令,张鹏程为参谋长,在襄河一带组织旧部讨袁。
  1917年,孙中山在广东组织军政府,宣布 。党人梁钟汉受命回汉,邀集张鹏程、阙龙等20余人,密谋组织军队响应,因 械缺乏,张鹏程偕黄桐生、王钻州等赴汉川,起发梁钟汉家藏的 枝,已锈坏无用。乃在梁家赶制 多枚,又得炮数尊,集众千余人起义,称“湖北 军”,张鹏程任第一军第一梯团参谋长代梯团长,进驻天门。适值吴佩孚率北军南下,其先头部队抵达京山瓦庙集,军情紧急,于是张鹏程在天门县署内赶制 ,准备大战。12月20日夜半,疲乏过度,失慎0,头部重伤,双眼炸瞎,左掌炸断,右手炸去2指,门牙炸落3颗,昏迷十余日,经多方抢救始得复苏。
  1918年,乃随西进部队回籍休养,值柏文蔚在恩施任 军总指挥,任张鹏程为 军顾问。
  1921年5月5日,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张鹏程奔赴广州面见孙中山,请求继续革命,孙中山嘉其志气,派为-咨议。后国民政府派人送其回原籍休养。回县后曾任恩施县救济院长、思施县抗战经理委员会委员、难民救济委员会委员、国民党恩施县党部监察委员,并充当恩施汉流“同胞会”龙头大爷。
  1949年11月,恩施解放前夕充任“恩施县-行动委员会”常务委员。
  1963病逝,享年79岁。
  (来源:《湖北省志·人物志》475-477页)
同年(公元1884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63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