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湖南省> 怀化市> 芷江人物

张华澜

[公元1879年-1956年]

张华澜为[公元1879年-1956年]

  张华澜(1879-1956),原名儒澜,字芷江,云南石屏县人。国民党元老、中央-监察委员,云南省文史馆馆员。
  清光绪五年(1879)生。出身书香门第,其曾祖父、祖父和父亲都是举人。自幼受家庭良好教育,读书能触类旁通,少年时为石屏州学诸生,后随父到昆明人经正书院,获山长许印芳器重,号为高材生。
  光绪二十三年(1897),乡试中举人。
  光绪二十四年(1898),赴京会试,时因“戊戌变法”,诏停科举。返回云南未久,被选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时孙中山在日本联络各省在日人士,组织同盟会,张华澜首先加人,力倡革命。毕业归国后,任昆明中等农业学堂、云南省两级师范学堂教员。其间,从事反清革命活动,以救国救民思想启发学生,深得学生敬重。
  民国元年(1912),中华民国建立后,历任北京临时参议院议员、国会议员。
  1915年12月,袁世凯在北京复辟称帝,张华澜遂回到云南参加讨袁护国起义。护国战争期间,任护国军总司令部高级参谋,随蔡锷入四川,征讨四川将军陈宧。
  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民国大总统,还京供职,继续任国会议员。
  1917年,段祺瑞执政后,停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解散国会,张华澜遂到广州参加孙中山领导的 运动,组织非常国会,曾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参议。段祺瑞失势后,国会第二次复会,再度到北京继续任国会议员。
  1923年10月,曹锟赶走黎元洪收买议员贿选总统,张华澜拒绝受贿,国会召集次日回上海,直到曹锟失势重返北京。
  1927年4月,国民政府奠都南京,曾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名誉采访。国民党中央-成立,任监察委员,其鄙视权贵,弹劾王用宾命题作弊、录取不公及霍揆彰违法搜索、刘峙丧师失地等案为当时舆论所敬重。
  1937年12月,日军侵占南京,张华澜等沿长江至重庆转昆明,以监察委员驻节昆明。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见国民党兵骄将悍、吏黩官贪更甚,痛愤之余,以刚直之言,—一提案,严肃弹劾,终不能补救。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担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云南省委员会委员。并任云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时,虽年过七旬而精力尚健,公余之暇,散步翠湖;议事仍喜长谈,滔滔不绝。
  1956年2月24日,在昆明逝世,享年81岁。著述有《芷江诗文钞》五卷传于世。
同年(公元1879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56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