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河南省> 开封人物

张弧

[公元1875年-1937年,清末民初官员]

张弧为[公元1875年-1937年,清末民初官员]

  张弧(1875-1937),原名毓源,字岱杉、戴三,别号超观。祖籍河南省开封府,生于浙江省绍兴府萧山县。清末民初官员。
  清德宗光绪元年(1875)9月10日生。
  光绪三十年(1904),乡试中壬寅科举人。此后,在福建省任官,官至福建学务处总办、 学堂监督。因不受闽浙总督松寿任用,张弧转赴东三省,在吉林省、奉天省从事盐务工作。
  民国元年(1912),中华民国成立后,加入统-。5月,就任长芦盐运使。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张弧转任两淮盐运使。
  1913年7月,任北京政府财政部盐务筹备处处长兼盐政改良会会长。9月,升任财政部次长兼盐务署署长、盐务稽查总所总办。
  1915年6月,被免职,翌年(1916)4月至7月复任。
  1917年,协助段祺瑞对张勋复辟的讨伐,旋被任为侨工事务局首任总裁(侨工事务局局长)。
  1920年8月,被任命为币制局总裁。
  1921年12月,梁士诒内阁成立,张弧任财政总长,兼任盐务署署长、币制局总裁。后在颜惠庆临时内阁中继续任财政总长。
  1922年3月,奉军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战败,张弧被直系军阀政府指控参与煽动战乱罪,被革职。
  1923年8月,在高凌霨摄政内阁中继王克敏之后署理财政总长。此后在高凌霨临时内阁中,继续任该职,因苦于应对“金佛郎案”,于11月辞职。
  1927年,任安国军财政讨论会委员。
  1928年,北伐胜利,北洋政府跨台,隐居天津。
  1935年12月,被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宋哲元聘为高等顾问。
  1937年12月12日,在天津病逝。享年62岁。
同年(公元1875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37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