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山东省> 济宁市> 金乡人物

张德水

[公元1919年-1985年]

张德水为[公元1919年-1985年]

  张德水(1919-1985),祖籍山东金乡县,于1930年举家出外逃荒讨饭,不慎与家人失散后,流落到北京南苑大红门地区给地主扛长活。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张德水积极参加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等运动,于1950年加人中国共产党,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社队领导于部。历任大红门乡党支部书记、乡长、人民公社主任、贫下中农协会主任,果园大队党总支书记、南苑公社党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等职务。他给自己规定了三个坚持:坚持以贫下中农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永远保持贫下中农的本色;坚持经常到各队联系群众,深入实际。仅1970年一年间,走遍全公社135个生产队。1969年秋,南苑公社在推广稻麦两茬播种时,遇到阻力。张德水深入到马家堡大队,发现主要问题是实行稻麦两茬播种时间紧,劳动强度大,他号召大家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使小麦播种任务完成得既快又好,接着就在这里开了现场会,大大推动了公社播种任务的完成。这一年,他在生产大队和生产队开了小型现场会18次。在他的带领下,1970年南苑公社的保菜增粮获得了菜粮双高产,蔬菜平均亩产60000公斤,粮食平均亩产486公斤,有6个大队、64个生产队平均亩产超千斤。张德水几十年如一日,廉洁奉公,不以权谋私。每年的大年三十,张德水都在,,Ti-保户”刘德元老大爷家里度过,刘大爷病故时,紧紧拉着张德水的手不放,他喃喃地说:“张德水你是大好人啊!”群众都说:“村里没日没夜干活的数张德水,而村里最破旧的住房是张德水的。”他就住在十几平方米的一间半小西房里,80年代,村里群众的住房都得到了改善,他家在内弟的资助下才盖起了新房。盖房时缺料,尽管张德水掌管着集体的上百立方米木料,家里却连一块木料也要不回来。他经常向社队干部宣传艰苦奋斗的思想,随时注意勤俭节约。1969年,公社修建两条污水渠,工程规模很大。在施工过程中,他和同志们反复试验用三合土代替水泥管道,光这一项就为集体节约10万元。张德水常到各大队去工作和劳动,路远回家吃饭有困难,也耽误工作,就带上窝头、贴饼子、咸菜疙瘩,早出晚归。过量的劳累使张德水患了严重的胃溃疡,在劳动和工作中常常牙巳病,他就把药带在身上,痛了吃几片顶着。有一次胃病很厉害,五天没吃多少东西,他还坚持深入到各队了解情况,抓住时机召开现场会。后来他不幸患了胃癌,但他一直忍痛坚持工作至生命的最后一息。张德水曾于1956年、1957年、1958年被评为北京市农业劳动模范,并光荣出席中共北京市第三、四次党代表大会。(丰台区志)
同年(公元1919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5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