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河北省> 保定市> 涿州人物

薛恩厚

[公元1915年-1981年]

薛恩厚为[公元1915年-1981年]

  薛恩厚(1915~1981)原名薛永禄。回族。涿县(今涿州)人。193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调一二○师战斗平(京)剧社任政治指导员兼演员,在新编历史剧《嵩山星火》中扮演朱威。次年调延安平剧院任剧务主任兼演员。1948年在华北平剧研究院期间,创作现代平剧《四劝》,为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演出,被誉为“解放戏”。还创作有《求雨》、《将革命进行到底》等。
  1949年调中央文化部中国京剧院任秘书长,后任中国戏曲研究院京剧二团团长。创作有京剧《三八 》、评剧《逼婚》,1952年随第二届赴朝鲜慰问团访问演出。1953年任中国评剧团团长。1955年起任中国评剧院副院长、院长,其间创作、改编了评剧《爱甩辫子的姑娘》、《百丑图》、《为了红》、《三里湾》(与江风合作)、《六十年的变迁》、《苦菜花》(与高琛合作)、《金沙江畔》(与安西合作)等。1962年调北京京剧团任团长。1964年与汪曾祺合作把沪剧《芦荡火种》改编成同名京剧,参加了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与时培璞共同创作京剧《青苗娘》。1980年与刘敏庚合作创作评剧《野马》,参加同年北京市优秀剧评奖,获二等创作奖。创作改编有评剧《石门寨》、《桃花沟》、《凉山初晓》(与关一虹合作)、《姑娘的秘密》等。
  薛恩厚一生创作改编20多个剧本,大部分已出版和演出。还曾在戏曲故事片《刘巧儿》中扮演马专员。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北京市文联委员、北京市第五届人大代表、中国评剧院顾问。他一生热爱戏剧事业,是一位戏曲革新家。在解放战争时期就大胆探索,对京剧实行改革。在评剧方面扩大了创作题材,创造了新的唱腔,建立了新的行当,在他的主持和影响下中国评剧院建院以来一直坚持编演现代戏。1981年1月10日在北京逝世。
  来源:保定市地方志办公室
同年(公元1915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1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