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陕西省> 渭南市> 合阳人物

吴旭斌

吴旭斌为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高级实验师吴旭斌,男,汉族,1938年生,合阳县甘井镇城后村人民,中共党员。1945年至1951年在合阳县城后村初级小学读书;1951年至1953年在合阳县甘井镇小学读高小;1953年至1956年在合阳中学读书;1956年至1959年在西安光学精密机械仪器学校读书;1959年至1973年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与精密机械研究所工作,先后在该所工厂工艺组任见习员,照像机研制组技术员,所技校教员和电影经纬仪组任技术员;1973年至1980年在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一室从事机械设计和调试,晋升工程师;1980年至2001年在光电所八室从事光学系统机械设计,晋升高级实验师。
  吴旭斌同志多年来,潜心科研,埋头苦干,严谨求实,开拓创新,处处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和道德风范。作为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的高级实验师,他先后参加了多次国家重大项目的综合性实验,为我国的激光应用技术发展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1998年,吴旭斌同志为准备一项重大而紧迫的实验任务,他和他领导的课题组人员,从实验的设计阶段就加班加点工作。吴旭斌同志住在成都市内,平时需要坐30多分钟班车上班。为争取时间,他不但放弃平时午休时间,还在实验室内架起了“行军床”,经常加班到深夜。当年已年满60岁的他在实验室里不知度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
  在准备工作进入关键阶段,安装系统主镜的时候,由于他长时间的劳累,他流鼻血的-病又犯了。而在他看来,主镜是整个系统的心脏,绝对不能有半点闪失。在搬运沉重的主镜过程中,他没有离开过半步。只是趁搬运的间歇时间,更换塞在鼻孔里浸满血迹的棉团。主镜安装过程中,他不时叮嘱装调的队员,“不要对着镜子说话,不要触及镜面”。他全神贯注于工作,全然忘记他鼻孔在流血!等主镜装完了,他才捂着鼻子向医院走去。
  吴旭斌在实验过程中,负责整个项目中技术集成度相当高的光束扩束调焦。这项工作十分重要,用他自己的话说,这块“宝贝”马虎不得,一旦出点差错,就会直接导致试验的失败!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他严格把关,不容许有任何疏漏,有条不紊地进行每一道工序。
  光束稳定部分也是吴旭斌同志负责的一项重要工作。光束稳定系统是解决光束扩束过程中的漂移问题。为了保证其正常工作,他反反复复地检查各个环节和指示参数;此外,他还要经常了解激光测距数据和调集程序参数。经过反复修正,成功地弥补了激光测距误差偏大的不足,保证了光束系统的稳定。
  1998年的一天,在实验遭遇暂时挫折,最需要他集中精力攻关排障时,他收到了一封老家发来的“母病危,望速回家”电报。他尽管是个坚强的硬汉子,但他手中拿着亲人发来的电报时落泪了。因为他清楚,这可能是他同老人见最后一面的唯一机会了。然而他也很明白,国家重大实验任务急需他留在实验现场。他一声不吭,默默地擦去泪花,继续他紧张而又重要的“排障”。故障刚刚胜利排除,就接到母亲去世的消息……。
  吴旭斌同志用他毕生的心血,谱写了一位共产党员和科技工作者为了我国激光技术事业发展鞠躬尽瘁的光辉篇章。他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次。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一次,一等奖二次,三等奖一次,并获得政府特殊津贴。
  长期不间断的实验任务,夜以继日的忘我工作,使这位刚毅的男子汉身体越来越虚弱。2000年8月,吴旭斌同志身患重病住院,就在住院期间,他仍然惦记着实验和试验样机研制进程,还在急切地向前去看望他的人询问工程进度。
  吴旭斌同志用他无声的行动,激励和鞭策着他身边的队员,他的高尚胸怀和奉献精神将鼓舞着后来者奋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