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河北省> 保定市>

杨绳武

[公元1900年-1968年]

杨绳武为[公元1900年-1968年]

  杨绳武(1900~1968)原名杨恩洪,又名继宗,字绳武。保定市区人。早年就读于保定同仁小学、通州潞河中学。192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与冰心一起荣膺斐托斐荣誉金章。毕业后回同仁高小,接受中华教育改进会的约请,到各地进行为期半年的教育考察。
  1924年创办保定同仁中学,冲破教会势力的重重阻力,实行了同仁与培基女校的合并,开创华北男女生合校的先河。1928年河北省教育厅颁布私立学校立案令,立案取消宗教课,教会断绝学校经济来源。他得到社会各界支援,果断决策,实行立案,度过了难关。在任校长最初6年里,学生由72人增至1700余人。他总揽校务,还每周授课20多个学时。1925年张学良参观同仁中学,给予很高评价。1932年美国一家杂志刊登了胡本德·梅布尔埃列斯的一篇文章,高度称赞杨绳武的献身精神和同仁中学的教育实践。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投身抗日斗争,率同仁中学部分师生参加基督教青年会军人服务部,亲任视导主任,辗转河北、河南、湖北等省,为抗敌伤兵服务,1942年与抗日名将张克侠一起创建自忠中学。学校以“为人类谋平等幸福”为校训。直到1948年张克侠、何基沣等在解放战争中率部起义,自忠中学解散。在国立一中任教时,冒着生命危险,掩护革命学生。1948年到美国肯塔基州伯瑞亚大学进修畜牧专业。
  新中国成立初回国,在北京、南京、广东等地任教。他革除教育时弊,提倡教育新思想,探索和实践自己的教育理论与教育设想。其教育思想和在同仁中学、自忠中学的教育实践,较好地解决了教育与生活、社会与学校的关系。教育理念是教育与生活、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强-育为社会的前进服务,特别是“实用的知识,健康的身体,生活的技能,服务的精神”的办学宗旨,引起国内教育界人士的密切关注。他较为完整系统地提出了中等教育的思想和理论,或者称之为全新的中等教育的构想。当选为南京市人大代表、南京市政协委员。
  1968年2月24日在部队逝世,广州军区有关部门称他是“病逝的烈士”。冰心为他题词:“杨绳武校长坚持以‘实用的知识,健康的身体,生活的技能,服务的精神’为教书育人的宗旨,一代师表,实堪纪念!”南京大学教授李廉捐铸杨绳武铜像,铜像于1994年在保定第一中学揭幕。
  来源:保定市地方志办公室
同年(公元1900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68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