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河北省> 保定市> 曲阳人物

杨明甫

[公元1902年-1981年]

杨明甫为[公元1902年-1981年]

  杨明甫(1902~1981)曲阳人。6岁随父母逃荒到涞水县镇厂村落户。父母均为人佣工,杨明甫自己讨饭吃。34岁时,父亲经受不住苦难折磨死去,留下十几石粮食和近百元的外债。母子二人全靠杨明甫为地主扛长工、打短工,租种几亩地,兼做小生意维持生活。1938年,平西抗日根据地开辟以后,杨明甫于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村锄奸组长、农会组织委员,村抗联主任、区农会委员、村拨工队长兼合作社副主任。
  1940年,政府实行减租减息,允许贫苦农民开垦荒地,杨明甫全家积极劳动,省吃俭用,于1943年新置了12亩土地。1944年收获粮食30多石,除本家吃用外,还存在合作社一石五斗玉米,预备救济灾民。因他领导全村的减租减息斗争,富户对其非常仇恨,便收买部分村民诬告杨明甫,但经政府彻底查明,杨明甫并无问题。1943年,镇厂村遭受自然灾害,有7户村民要弃家逃荒。杨明甫立即献出7斗玉米,并带病为灾民成立借贷所,动员富户借与粮食,避免了村民背井离乡。杨明甫在本村带头组织拨工队,在抗联小组中分别进行动员,得到全村拥护。杨明甫领导的拨工队采取等价变工办法,并制定了一系列有力措施,生产逐年提高,拨工队成立前粮食年产329石,全村仅有8户够吃;拨工队成立第二年,粮食产量翻了一番,达到616石。1945年,拨工队开发河滩荒地40亩,开渠两条,部分旱地变水田,粮食产量大大提高,拨工队冬季又搞运销,每年均收入百元左右。为了把村合作社办好,杨明甫把原来以户为单位入股改成以人为单位入股,并把野生中药材、核桃、杏仁、禽蛋、短工都折成股金,股金很快增加到5000多元。还设立了医药股,吸收当地中医,用变工或抽红办法为群众治病。
  1944年11月,杨明甫被评为劳动英雄出席了平西涞水县群英会,被奖励1匹骡子。不久参加晋察冀边区英雄代表大会,获奖章一枚。涞水山南村集市,原是旧式经纪人把持,市场物价混乱,群众意见很大,杨明甫把小商贩组织起来,进行了整顿,从而保证了正常交易,农村物价稳定下来。1945年春,杨明甫由镇厂村抗联主任调到涞水四区任锄奸助理。抗战时期,平西根据地曾以霸王鞭、扭秧歌、拉洋片、歌曲等多种形式宣传杨明甫的事迹。《晋察冀日报》以《涞水劳动英雄杨明甫》发表专题文章。挺进剧社还编演过杨的话剧。
  新中国成立后至1958年,先后担任县政府实业科副科长兼涞水县农场场长、五区(即白涧区)副区长、县建设科副科长、县粮食局行政股长和赵各庄粮所所长等职。1981年7月21日病逝。
  来源:保定市地方志办公室
同年(公元1902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1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