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陕西省> 渭南市> 富平人物

王安民

[公元1913年-1933年]

王安民为[公元1913年-1933年]

  王安民(1913—1933),又名安太,出生于陕西省富平县流曲镇臧村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母亲及继母都是勤劳厚道的农民。他兄妹五个,行二。在父辈的熏陶下,他们兄妹个个勤劳朴实,安民更具有刚正坚毅的性格。安民十岁人流曲通川学校读书。他聪明好学,性格开朗,积极上进。除学好各门功课外,课余还经常同进步的老师同学来往,末积极参加校内外的一些活动。1927年后半年,共产党员王克勤到该校任教,对他的成长进步起了重大影响。在王老师的教育下,他经常与师生一起到齐村、昌宁等地向群众进行宣传,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当年底,王克勤介绍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是通川党支部在学生中吸收的第一名党员。在学校里,安民爱憎分明,是敢于斗争的积极分子。一次,安民揭发了教师任某-学校灯油费问题。他把写好的揭发信,径直放在任某宿舍窗台上。以后他到西安,找到了中山学院(第二期农运班)学习的通川支部党员孙育信,孙把他安排在西安北大街一家图书馆里帮忙。不久,他辞职回家。1929年春,随着陕甘革命斗争的不断发展,为壮大红军力量,开展游击战争,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党组织决定动员和组织各地广大青年积极参加红军。孙育信受组织之托到王家说明来意,安民惊喜若狂,当即表态愿意参加红军。他那追求真理,渴望革命的心愿终于实现了。他毅然告别乡亲,光荣地参加了红军游击队,跟随刘志丹走南闯出生人死战斗在革命道路上。这年秋,安民受组织指派,由红区转赴西安国民党唐子丰部队从事 工作,任副排长。由于他宣传鼓动,在唐部奉命开赴甘肃平凉途中,带领排官兵一起哗变,投奔红军。1930年,军阀混战,旱魔肆虐,渭北地区赤地千里,民不聊生,农民揭竿而起的事此起彼伏。5月下旬,中共陕西省委根据中央指示“将领导灾民斗争作为党的中心任务之一”,决定以三原、富平为中心,开展游击战争。6月16日,各地武装集汇,成立渭北灾民自救队。安民与王志英、田裕国、王笃等二十余人,带长 二十余支参加了灾民自救队。灾民自救队成立当天,就分了武字区文龙村一家地主的粮食。接着又在长坳等地分了地主豪绅赵应科、牛振合、叶子青的粮食,又捣毁了武字区马额乡公所。7月13日,灾民自救队向富平转移,在康家洞与富平民团遭遇,损失了部分0。行至瓦窑头附近的法华洞休息时,一大队的分队长张成义突然叛变,打死正在参加会议的独立大队分队长王笃,并收了其它大队的枪。灾民自救队被迫逃散。安民和大多数党员被迫出走,暂时进行分散活动。1932年,安民在旬邑杨虎城部一营任职,作 工作。期间,他经常给红军通风报信,使红军对敌情有了更清楚的了解和防备。一次,在得悉杨部要攻打红军时,安民及时报告了情况,终于使红军免受损失。1933年初,遭到敌人严重破坏的三原心字区党组织基本停止了活动。省委决定,要不断开展反“围剿”斗争,创造陕甘边新苏区,把渭北革命根据地向武字区以西发展,开辟心字区工作。武字区委根据省委决定精神,派安民与黄罗斌、赵宝森(包森)等到心字区开展工作。他们一来到心字区,首先找到心字区党组织负责人宋士斌,同他一起开会,分析了当时的形势。研究并部署了工作,决定安民任心字区委宣传委员,同赵宝森(组织委员)一起负责恢复建立党的组织,黄罗斌负责团的工作和建立武装。他们经常深入各地,吃住在群众家里,白天化装成老百姓在地里千活,晚上组织群众除内奸,打土豪,进行分粮斗争。经过一段艰苦工作,群众很快发动组织起来,心字区的党组织也得到恢复,并建立了一支游击队。游击队经常在心字区一带镇压土豪劣绅,进行分粮斗争。当敌人不断派来侦探、民团及军队进行围剿袭击时,群众就立即给他们通风报信,设法保护他们。给他们送衣服,帮助转运物资。在群众的积极配合下,一次又一次地粉碎了敌人的突袭,使心字区的革命斗争又重新轰轰烈烈开展起来。
  1933年4月,心字区游击队改编为渭北游击队总指挥部第二补充支队,安民任渭北游击队中队长。在红二十六军和三原中心县委的领导下,带领游击队在三原、富平、耀县、高陵一带活动,不断打击敌人,曾袭击了鲁桥镇的民团,还经常在耀县一带公路上截击敌人的车辆,取得对敌斗争的不断胜利。6月,执行“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省委书记杜衡,不顾客观条件和坚持正确意见的刘志丹、边特委及三原县委的一致反对,一意孤行,强令红二团南下渭华,致使二团官兵在蓝田遭敌袭击,造成很大损失。随红二团南下的安民,和同志们一起英勇杀敌,奋战在秦岭山中,历经千难万险,于10月4日(农历中秋节)终于返回到照金苏区。之后,安民任红四团二连政治指导员,继续开展游击战争。攻打甘肃合水县城战斗中,他身先士卒,机智勇敢。以奇袭战术一举攻克合水县城,消灭敌人一个连和几十名民团,俘获敌县长及一批豪绅,破狱营救出一批同志,缴获了许多布匹、银元和武器弹药。11月初,陕甘边党政军在包家寨召开联席会议,决定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划分游击区,组建三路游击队,创建陕甘、陕北、关中多块革命根据地。由张明吾任三路游击队总指挥,黄子文任政治委员。不久,张明吾牺牲,黄子文因病离队,由王安民任总指挥,张仲良任政委。三路游击队在安民和张仲良的带领下,活动在淳化、正宁、耀县、黄陵、宜君、富县、甘泉一带。第三路游击队建立后,在陕甘边特委和红二十六军四十二师师委会的领导下,在敌我力量悬殊、我方暂对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游击队从实际出发,紧紧依靠群众,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或集中兵力打歼灭战,或分散力量避开强敌并运用偷袭、引诱等方式伏击、围歼敌人,避免打硬仗。终于积小胜为大胜,迅速打开了局面,使游击队不断发展壮大。第三路游击队进行的第一个战斗,就是消灭正宁县王朗坡民团。这个民团有三四十人。民团头子赵愣娃蛮悍肆强,横行乡里,威胁着游击队在当地的活动。游击队决定为民除害,采取引蛇出洞的办法。一天,由政委张仲良带领十几名游击队员化装成“土匪”模样,首先“抢”了一家富农。接着又故意把富农放走,让其向民团头子赵愣娃报告,赵愣娃果然趾高气扬出现了。我预伏的游击队一拥而上,一举歼灭了这条万恶的地头蛇。此后三路游击队又集中四个游击队的力量,消灭了柴场子民团二十余人,又消灭了淳化民团一部。经过短短几个月的连续战斗,又新创建了新正、富甘、宁县、湫头、耀县、中宜六支游击支队,使游击队的力量增加了一倍多。在王安民总指挥的带领下,三路游击队还配合其他兄弟部队在东沿咸榆公路,西临西兰公路的十多个县境更广阔的地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游击战争,不断巩固和扩大以照金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安民在这些斗争中英勇顽强,指挥有方,三路游击队从组建起,就重视示范作用。安民总指挥更是身先士卒,与战士同甘苦共患难。行军作战时,他很少骑马。战斗中总是冲锋在前,退却在后,显示了他的英雄本色,赢得了战士们衷心的爱戴。1933年冬,安民率领游击队在耀县白家山一带活动,在刚要离开玉坪坡村时,由于叛徒出卖,早已盯梢隐藏在一旁的敌柳林村民团蜂拥而至,王安民不幸落入敌手。敌人将安民带到柳林进行审讯,用酷刑折磨他,企图从他口中得到耀县地下党员的名单。然而,铁骨铮铮的王安民始终没有向敌人透露一个字。敌人见硬的不行,便用软磨的“穷伎”,每天只给他微少的食物,并将一日两餐改为一餐,施加饿刑。但是仍然吓不倒安民。几天后,敌团总萧民师亲自审问安民:“你是共产党员吗?”他理直气壮地回答:“我就是共产党员!”敌人便假惺惺地对说:“只要你供出共产党人的名单,就可以放你。”然而安民却面对敌人轻蔑地一笑,艰难地耸了伤迹斑斑的双肩,不慌不忙地回答道:“你们要想知道的,我全知道。”敌人立即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笔和纸,让他写出共产党人的名字。安民看了看自己被铐锁的双手,抖了抖遍体鳞伤的身躯质问敌人:“用拷打饥饿来对付共产党人,这就是你们的礼义吗?你们要想知道,还得让我酒足饭饱才行。”敌人满以为这样就能得到安民供出的党员名单,满口答应了他的条件。立即令团丁给安民松绑下铐,备好酒席,由萧民师及文书数人陪同。安民落落大方地入座,顺手提起酒壶,自斟自饮,毫不客气地吃了起来。待到酒足饭饱,拿起酒瓶、菜盘、饭碗,朝团总头上砸去,猛地将饭桌踢翻。这个突如其来的举动,使敌人惊惶失措。于是蜂拥而上,将安民用绳子死死地-起来,用手枪威逼他,发出歇斯底里的嚎叫:“快说,共产党员的名单在哪里?”安民浩气凛然地答道:“要想得到共产党员的名单,白日作梦!要杀要斩,请便吧!”他昂首挺胸,巍然屹立。敌人见仍然得不到共产党人的名单,气得嗷嗷嚎叫,用皮鞭使劲地抽打,连刺刀和 也用上了,直打得安民死去活来。敌人看要想从他口中得到什么,已经没有指望了,于是穷凶极恶地将王安民拖到一棵树下,架起干柴,用火活活地烧死了。时年仅二十岁。以后,三路游击队全体战士以及张仲良,带领耀西游击队部分干部战士,怀着悲痛的心情在照金街上为王安民及王满堂烈士举行了追悼会。由张仲良主持,沉痛地悼念游击队总指挥王安民。王安民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血洒疆场,英勇就义。1942年8月,关中分区为了缅怀革命先烈,褒扬和继承烈士业绩,特将淳耀县四区(高山槐)命名为“安民区”。将王安民生活战斗过的白家山玉坪坡村,命名为“安民村”。
  同名人物:

王安民 陕西省渭南大荔 [当代]

  同年(公元1913年)出生的名人:
马玉麟 革命烈士 陕西省榆林绥德县
王海清 (1913~1999) 陕西省延安志丹县
李乐山 (1913~1997) 浙江省杭州富阳
李五喜 (1913~1985) 陕西省渭南
鲁宝淇 (1913~1943) 山东省泰安市
+ 更多公元1913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33年)去世的名人:
王守义 (1911~1933) 陕西省榆林绥德县
吴季蟠 (1898~1933)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
任伟章 (1893~1933) 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
王模 (1910~1933)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
蓝武华 (1910~1933)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
高寸 (1907~1933)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
+ 更多公元1933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