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山西省> 临汾市> 襄汾人物

武绍端

[公元1922年-1995年]

武绍端为[公元1922年-1995年]

  武绍端(1922~1995),曾用名剑华,南辛店乡贾罕村人。1938年参加革命,1939年加入共产党。曾任四川省环保局副局长。
  1938年在襄陵县委领导下,他负责组建了抗日武装工作队,并担任队长。1940年担任襄陵县三区区委书记。期间,根据上级:“全体党员要职业化、社会化,打入敌人内部开展地下斗争”的指示,经县委批准,他先后打入阎北靳和南辛店编村担任同志会特派员,掌握了编村的武装,团结进步人士共同抗日。他把中共贾朱村党支部委员韩书珍等人吸收进南辛店编村,将30多人的编村武装为共产党所用。他又指示共产党员关光斗打入阎敌工团,控制了一个中队的武装力量,变成了“白皮红心”的人民抗日武装,在古城、京安、曹家庄、侯村一带,机智勇敢地同敌人斗争。
  晋西事变后,抗日战争处于最为艰苦的时期。中共襄西县委于1942年冬天和1943年春天,先后两次在贾罕村武绍端家中召开会议。一次是县委书记苏向明领导的整风会议,另一次是乡吉特委书记廉怀德领导的县委扩大会议。这两次会议,武绍端组织武装力量,负责保卫工作,为县委安排对敌斗争做出了重大贡献。
  1947年6月,襄陵、汾城解放后,武绍端以三区区委书记的公开身份,在西王、贾朱、上北戍、侯村、古城地区组建起二、三十人的人民武装,到11月发展到七、八十人。因为这支人民武装中有汾城县所辖的几个村的青年,故而取名“襄汾游击队”。武绍端既是政治指导员,又兼任队长。他带领游击队追剿阎伪潜逃人员、打击土匪及敌特还乡团,并配合县政府组织人民支援临汾解放。临汾解放后,襄汾游击队整编为临汾城防司令部警卫连。
  1949年,武绍端随同山西省委派遣南下的工作团赴四川开辟新区工作。先后任灌县县委副书记、重庆市工会主席、四川省计划委员会办公室主任。1977调任四川省环保局副局长。
  1982年离休,1995年病故。
  
同年(公元1922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95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