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山东省> 德州市> 庆云人物

王之翰

[公元1912年-2000年]

王之翰为[公元1912年-2000年]

  王之翰(1912~2000)庆云县柴林庄村人。1932年,就读于河北泊镇师范学校,参加“中国作家左翼联盟”。1933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在学校秘密联络进步同学组织“救国读书会”,传播革命思想,发展进步力量。1935年9月,王之翰毕业后回到家乡,在庆云县第一高小教书。当时,正值反动当局-“马颊河大 ”之后,庆云县党的组织遭受严重破坏,革命形势转入低潮时期,王之翰与本村地下党员陈永泉取得联系,后与中共津南特委地下交通员马振华接头,随即联系泊师同学、中共党员范普权等人,在板营镇完小恢复党的组织,成立党支部,组织进步师生与社会青年成立“救国读书会”,秘密发展党员,积极开展党的活动。1937年4月,中共津南特委指派马振华到庆云,组建庆云县工委,王之翰任组织委员。“七七事变”后,津南特委成立华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和抗日救国军。同年9月,庆云县工委成立华北民众抗日救国会第十三分会和抗日救国军。同年11月,各县抗日救国军队伍集中到盐山县旧县镇,整编为一、二、三团和特务团,王之翰任抗日救国军特务团二大队教导员,先后参加解放与保卫盐山、无棣、庆云、乐陵等战斗。
  1938年夏,在八路军115师政治部主任肖华领导下,东进抗日挺进队总队进入冀鲁地区,抗日救国军改编为八路军平津支队,王之翰先后担任支队直属队教导员、8团2营教导员,开展冀鲁边区的抗日武装斗争,扩大与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1939年冬,随纵队主力转战到鲁西,王之翰历任鲁西军区运河支队2营教导员、教3旅8团2营教导员。1942年初,王之翰调任冀鲁豫军区四军分区(运东)政治处宣传股股长。同年3月,任中共筑先(今聊城市)县委书记,兼任县大队政委,进行抗日斗争,开辟新的抗日活动地区。1943年3月,入中共冀鲁豫区党校学习。1945年5月学习结束后,王之翰调任冀鲁豫军区一军区(泰运)教导大队政委。同年11月,调任基干1团政委,率部队在泰西地区开展对敌斗争。1947年,基干1团编为军区独立旅1团,王之翰任政委,先后参加石横战斗、东进战役、睢杞战役、淮海战役。淮海战役结束后,部队整编组成南下干部大队,王之翰随军渡江向南挺进,任赣东北军区景德镇警备区政治部主任,后辖入第2野战兵团参加解放大西南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王之翰历任贵州省军区毕节军分区党委书记、政治部主任,毕节地委委员、部长,毕节专署副专员等职。1952年,调任西南军区后勤卫生部政治部主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1955年,西南军区撤销,中央军委组建总后勤部重庆办事处,王之翰被任命为重庆办事处政治部主任,在西南边防部队后勤补给、平息西藏地区叛乱、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做出积极贡献。1964年,王之翰任总后勤部重庆办事处副政委,晋升大校军衔。文革中,遭受破孩。1972年,平反复职。1978年,王之翰被任命为军委后勤学院学术研究部副政委,后任研究部正军职顾问。1983年,离休。1988年,获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0年6月,病逝于北京。  来源:庆云县史志办   经历历史事件:

淮海战役 (公元1948年--公元1949年)

  同名人物:
王之翰 (1819~1884) 山东省潍坊市 [当代]

  同年(公元1912年)出生的名人:
万钧 (1912~1984)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
温佩青 (1912~1996)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
程秉文 (1912~2003)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
王彪 (1912~2005)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
李中宪 (1912~1982)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
+ 更多公元1912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2000年)去世的名人:
汪德耀 (1903~2000) 江苏省连云港灌云县
李子清 (1915~2000) 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
甄荣典 (1916~2000) 河北省保定市唐县
俞国华 (1914~2000) 浙江省宁波奉化
饶兴礼 (1925~2000) 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
徐文达 (1922~2000) 河北省保定市顺平县
+ 更多公元2000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