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陕西省> 渭南市> 合阳人物

王西玉

王西玉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原部长、研究员王西玉,男,1938年1月生,合阳县知堡乡西卓子村人,中共党员。幼年因家境贫寒,无力上学,1953年十五岁于官庄完小毕业后,只身赴西安谋生。同年八月到陕西省医药公司当通信员,后任机要员、文书等工作。1957年秋考入陕西省农业学校,毕业后留校工作。从1969年起,先后在陕西省革命委员会生产组、农业组和省政府农林办公室工作,任办事员、副处长;在国家农业委员会、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作,任副处长、处长、副局长、局长职务,专业技术职称先后被评为经济师、副研究员、研究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王西玉同志长期从事农村经济及其政策咨询研究工作,参与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的我国农村改革的全过程。早在改革开放前七十年代后期,在陕西省政府农林办公室工作期间,被组织派往北京参加了中央成立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即“六十条”)修改小组的工作,历时一年零两个月。这是粉碎“-”后,新的党中央在农村经济问题上,肃清极左路线,拨乱反正,采取的第一项重大措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被调入北京。先后在国家农业委员会和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从事农村经济和农村政策咨询研究工作。参与了八十年代中央关于推动农村改革的“五个一号文件”的起草工作。九十年代转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继续从事农村政策咨询研究,任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部长等职,主持和参与了多项重大课题研究工作。参与了由-同志作序的干部读本《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农民读本《中国农民基本常识读本》两本书的撰写工作,以及参与了《中国农村改革二十年》、《中国农业的保护与支持》、《中国农村土地制度》、《中国农村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等十几本书的撰稿工作。主编出版了《中国农业服务模式》和专著《农村繁荣的基石》。与此同时,在相关刊物和报纸上发表了几十篇论文和调研报告。
  王西玉同志幼年丧父,家境贫寒,由于生活所迫,少年时不得不辍学外出,自某生计。参加工作后,边工作边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并通过进修和培训班等形式,认真攻读,自修相关课程,提高了专业知识水平;工作作风扎实,善于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足迹遍及全国1/4农区县、市,并到五大洲二十多个国家农村进行考察。并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因而对我国农村经济问题、经济体制、经营体制、农村土地制度等有深入研究,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为农村改革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王西玉同志主持的“中华社科基金‘八五’重点项目”《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研究》获“中国发展研究”二等奖。参与主持的《关于支持与保护农业问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参与主持的《农业投入体制机制效益研究》获“中国发展研究”一等奖。参与完成的《中国经济的阶段性变化、面临的问题和发展的前景》及《中国乡镇财政与农民增收问题研究》均获“中国发展研究”一等奖。参加编写的《当代中国(农业卷)》获“国史研究”一等奖。除此以外,还有多篇发表在刊物上的论文和研究报告获奖。王西玉同志热心“三农”工作,曾兼任中国土地学会理事及土地经济分会副会长、中国城乡交流协会理事、中国农村小康研究会理事、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理事等社会职务。
  王西玉同志几十年来在省和中央有关部门,从事农村经济政策和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研究,与中国“三农”问题有不解的情结。退休后仍然关注“三农”问题,对一些重要问题继续进行着调查研究,撰写专题报告,并参与相关农业立法及政策的讨论和咨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