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云南省> 曲靖市> 罗平人物

任学源

任学源为

   任学源,1918年出生在罗平县钟山乡狗街村一个农民家庭。父亲任绍堂思想开明,为人正直,热心地方公益事业。弟弟妹妹和妻子在党的教育影响下,都先后参加游击队和地方工作,并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使这个典型的乡村农户被誉为“革命之家”。
  任学源童年时就读于狗街村民小学,1934年,离家到罗平板桥东胜小学读高小,1935年考入曲靖省立中学,不久,被校方以“煽动学生闹事”为由,开除学籍。他愤然离校,去贵州省立兴义中学就读。1937年初,转罗平“师资训练班”学习。此间,他受到地下党员和进步教师的影响,积极参加“读书会”的活动,阅读《社会发展史》、《通俗辨证法》、《大众哲学》、《联共(布)党史》、《新华日报》等书刊。他常说:“求知不怕-”,“东方不亮西方亮”。勇往直前,执着地追求新知识,探索革命真理,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上街演讲,教唱抗战歌曲,出壁报,演街头剧,成为一名抗日救亡的带头人。
  1938年4月,任学源经刘浩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按照罗平地下党的指示,回钟山乡狗街小学教书。他刚走上工作岗位,就立志要办好教育,培养革命力人才。他从外地搞来许多进步书籍和抗日歌曲,组织学生阅读和演唱,对接受快,胆子大,在群众中有威信的学生,即经常联系,重点培养。此外,由于教材缺乏,加之内容陈旧,他就主动编写一些儿歌教学生唱。这种儿歌通俗易懂,又具有战斗性,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和 派的丑恶嘴脸。如“乡长吃肥肉,保长啃骨头,甲长撵山狗,百姓泪双流”;鸡捐鸭捐,捐给官儿抽大烟,烟 对着嘴巴处,吸尽百姓血和肉“。些儿歌生动形像,含意深刻,表达了农民的心声,不翼而飞地传播到干家万户。与此同时,他与在其他学校教书的党员教师张鸿逵、朱希敏、唐德锟等共同商议组织读书会,每逢街天到任学源家秘密-,交流学习经验,布置工作任务。
  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国民党乡长张明显把任学源视为眼中钉,阴谋拔除。1939年夏以拉垃兵为借口,从清水河高家私塾将任学源五花大绑捆到清水河乡公所,并抄了任学源的家。此举激起群众义愤,学校-,后经地下党通过县民众教育馆长张蕴璞出面营救方被迫释放。
  1939年冬,罗平县政府开办保长训练班,任学源受地下党指派参加训练班学习,从中广交朋友,为夺取基层政权创造了有利条。1949年6月,国民党在罗平制造“尹、刘事件”,地下党决定将暴露和可能暴露的党员任学源、朱希敏、王纲正转移昆明工作。翌年5月,中共云南省工委为加强罗平地下党的工作,又将任学、朱希敏派回罗平,经他与其他党员和进步青年共同努力,一面组织生产油笼出售,为党筹集活动经费,一面争取各方人士支持,将狗街村民小学搬到清水河畔,成立了钟山乡中心小学,任学源出任校长。他通过聘请教师,先后将昆明和县内的一批党员和进步青年调进学校教书,既搞好隐蔽,又积蓄力量,使这所学校成为罗平地下党的一个重要活动据点,许多青年在这所学校里受到革命的熏陶。
  1943年5月,乡长孔凡楷又下令逮捕任学源、朱希敏等,他们又被迫再次转移昆明,经省工委安排打入“大中印刷厂”工作,在敌特监视-的情况下,他紧密团结工人,认真执行党的指示,克服各种困难,为云南地下党秘密印刷了大量的书刊和文件,0完成党交给的任务。
  1944年,日军占领贵州独山,省工委决定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于是年秋派任学源、朱希敏返回罗平。任学源任钟山乡党支部书记。他与朱希敏、唐德锟等同志更加忘我地工作,深入各个山村小寨,用不同方式,建立建全“读书会”、农民小组、兄弟会、妇女会等群众组织,开展-工作,团结钟山乡上层开明士绅,使他们出钱出 ,积极支持革命。同时,发展壮大党的队伍,组织学习毛主席的《抗日战争的战略问题》和朱德总司令的《论游击战》,要求党员带头集资购买武器,秘密组织地下武装。并通过精心研究,由农民小组成员刘国才控制护路队武装。时值抗日的关键时刻,美闲十四航空队在罗平县修建飞机场。任学源出面向罗平募工委员会接头承包工程,经过一年的辛勤劳动,得旧币几千万元。一部份作为民工的报酬;一部份交省工委;一部份由乡公所(两面政权)掌握,买回轻机 两挺,长 百余支, 数十箱,手 500余枚,全掌握在地下党手中。第二年,日军投降,这些武器在后来的反蒋武装斗争中发挥了威力。
  1946年4月,国民党打着“还政于民”的幌子,搞假民主选举乡镇长,地下党趁机在我党群众基础较好的钟山乡和板桥镇,通过各村党组织的工作,把地下党员任学源、李家琳选为钟山乡正副乡长,唐德锟选为县参议员。从此,钟山乡成为罗平县第一个由地下党控制的“两面政权”。
  任学源担任乡长后,再三表示:“人民选我当乡长,我就要一心一意为人民”。许多乡亲父老也纷纷表示对任学源的信任和支持。紧接着全乡8个保的保长是通过选举,也由地下党员和进步青年担任。当年。钟山乡遭到严重的旱灾,禾苗枯死,农民生活极端困难。对此,党支部研究了救灾措施,由任学源以乡长名誉打开粮仓,发放救济稂;同时动员地方开明士绅拿出粮食救济灾民;对几家比较顽同的地主,由“乡公所”开给借条强行借粮。以此来支持农民的生产自救,获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
  随着地下党领导的钟山乡人民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使国民党县长沈啸霞坐卧不安,把任学源视为心腹大患,多次扬言要撤换任学源的乡长职务。1947年10月12日,国民党县政府调集县常备中队和地霸武装400余人,气势汹汹地向钟山乡开进,妄图夺回乡政权,安插国民党特务彭立柱为乡长。任学源接到城区地下党送来的情报,党支部当即决定:地下党员分头到各村发动群众,连夜组织400多人,由任学源率领占据险要地势与敌对峙。后经谈判,双方撤兵。1948年2月8日,国民党曲靖第二区保安副司令张国梁率兵,以“铲烟”为名,开进钟山乡,企图再次逮捕任学源、朱希敏、唐德锟等。钟山乡党支部迅速调集800人,布防于白木甲、五里牌一带,与敌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最后。在地下党组织的深入发动和精心安排下,各界民主人士广泛声援,迫使敌人从钟山撤兵。
  1948年4月,根据中共云南省工委“建立一支游击主力部队”的部署,朱家璧率“一支人民的军队”进入罗平。罗平党组织根据省工委的决定和阿乃军事会议的安排,派任学源率罗平人民的子弟兵钟山乡基干武装152人参加“一支人民的军队”编为第七大队,任学源任大队长。在朱家壁指挥下,他率7大队先后参加4月26日在老鸡场、头道口子、菜子塘一线的战斗,打退了国民党中央军一个营的进攻;5月11日从罗平奔袭师宗,取得一举攻克县城,俘县长保国强及其以下120多人,缴获大批军需物资的重大胜利。
  6月,朱家壁率主力南渡盘江后,为了便于指挥作战,在泸西县五嶆区舍得村(现属邱北县)将集结的主力编为3个支队,任学源部编为第3支队第7大队,大队长任学源。编队后,任率7大队参加了11日围攻邱北县城的战斗。13日,部队在邱北温浏召开大队以上干部会议,研究贯彻省工委西山扩大会议精神,决定既要坚定执行上级的指示,又要坚持根据地的斗争,第1、2支队及第7大队南下滇桂边境,同桂滇边部队会师整训;第3支部第8、9两个大队回盘江北岸,以龙海山区为中心,配合各县坚持武装斗争。朱家壁率部队(1200人)主力继续南下,于22日一举攻克广南县,任学源率7大队参加了攻城战斗。7月1日,部队在广南县里达镇(现属富宁县)召开纪念建党27周年纪念大会,并按省工委的决定,公开了这支游击主力的番号为“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第一纵队”。3日,敌578团1个营及广南县民团共2000余人突袭里达,留守里达的第7大队和独立大队,英勇还击,坚守阵地,掩护纵队机关和非战斗人员安全转移。任学源不顾个人安危,身先士卒,带领战士冲锋,阻住敌人的进攻。后在外出赶回的部队配合夹击下,敌弃尸70余具狼狈后撤。在挺进广西靖镇区的途中,又攻克滇越边镇田蓬,歼灭国民党田蓬汛署守敌。部队打破了敌军尾追堵截,紛过艰难的辗转跋涉,终于8月初到达越南河阳,与桂滇边部队会师。
  10月,根据中共香港分局电示,桂滇边部队与自救军合编,沿用“人民讨蒋自救军第1纵队”番号,以云南为主要方向回国作战。部队编为两个支队,任学源所部编为第二支队第8大队,任学源任大队长。16日从河阳出发;20日,从麻栗坡与田蓬间突破敌军几道-线越过国境,经麻栗坡、西畴、砚山、邱北等县,抵达盘江南岸,于邱北南盘江附近山头,发现敌578团3营驻扎格勒村。为扫清前进中的障碍,任学源奉命率八大队攻击九潭坡高地,经一天激战后,与一中队失去联系,同时也与纵队部失去联系。经大队干部会议研究,决定改道寻找纵队。11月11日,任学源率八大队途经师宗高良洛业沟准备渡南盘江时,突遭当地恶霸何廷珍、何廷选匪部伏击,大队长任学源等18人惨遭敌人杀害。牺牲时,年仅30岁。
                      中共罗平县委党史办公室(根据唐德锟、刘国才、陈忠弼等提供的资料及宋光、左文辉等《怀念任学源烈士》一文,李士凡、张桂云整理)
  来源:曲靖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政府地方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