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上海>

陶德麟

[马克思主义哲学家]

陶德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家]

  陶德麟,1931年10月31日出生于上海,祖籍武汉。1949年,考取清华大学和武汉大学等校,入武汉大学经济系学习。1953年毕业留校任李达教授科研助手,专治哲学。1956年武汉大学重建哲学系,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年在《哲学研究》杂志上发表论文,批评前苏联《简明哲学词典》受到国际学术界重视。1961年,李达受毛泽东委托撰写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指定陶德麟为主要执笔人。“文革”中受“李达三家村”冤案株连,被打成“黑帮分子”到农村劳动,1974年复职。1978年,参加真理标准大讨论,以《关于真理标准的几个问题》、《逻辑证明与真理标准》、《不能用-的办法解决精神世界的问题》等论文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受人民出版社委托,主持修订增补李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书稿,定名《唯物辩证法大纲》出版。1980年,主持编写《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总论及辩证唯物主义部分副主编,参与撰稿与。1982年起任教授、哲学系系主任;建立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点,任博士生导师。1992年至1997年任武汉大学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并担任多项学术兼职,是国家重点学科学术负责人。1984年国家人事部首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6年湖北省劳动模范。人物活动陶德麟1985年以来担任多项学术兼职。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和召集人,国家社会科学“八五”“九五”规划哲学评议组副组长,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第4届哲学专家组召集人,全国高校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北省社会科 合会主席和哲学学会会长等。现任国家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哲学评议组副组长,全国博士后第5届专家组成员,教育部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副主任委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咨询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社会科 合会学术委员会名誉主席、哲学学会名誉会长等。多次应邀赴美、德、法、奥、日本等国和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十多所大学访问讲学,1995年由池田大作授予日本创价大学最高荣誉奖,1996年受聘为美国依阿华大学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研究中心国际顾问(InternationalAdviser),2001年在昆明主持“世界马克思主义2001”国际会议。受聘为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黑龙江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十多所高校的兼职教授。人物贡献1989年学位点质量评估时该学科被评为最优级学科。1984年至今已招收博士生35人,其中22人已取得博士学位,15人已提升为正教授,7人担任博士生导师。陶德麟主持的课题,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九五”规划重大课题一项,国家“八五”、“九五”、“十五”计划重点课题三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二项,教育部重点项目一项。科研成果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图书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等奖项十余项次。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中国当代哲学问题探索》《哲学的现实与现实的哲学》《陶德麟文集》《陶德麟先生的学术人生》《陶德麟先生80华诞暨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60年学术研讨会文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等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