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河北省> 保定市> 清苑人物

商鸿逵

[公元1907年-1983年]

商鸿逵为[公元1907年-1983年]

  商鸿逵(1907~1983)号子上。清苑人。9岁入私塾学习。1921年8月考入保定崇真中学。1924年7月入北京中法大学文科。1929年修业期满后留任该校图书馆馆员。1932年9月考入国立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后改为文科研究所)作研究生,师从刘半农攻读文学。刘半农病故后,又拜孟森为师,专习史学。之后,执教于中法大学、中国大学,历任讲师、教授,还曾在北平(今北京)大同中学教过两年书。曾加入中国国民党。后投身于国民党地下组织(即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前身)的进步活动。
  1948年底,北平解放前夕,拒绝亲友要他去台湾的规劝,毅然留在北平。1949年北平解放后,周扬代表人民政府聘请他为中法大学教授。1950年中法大学停办,被分配到北京大学历史系任教,历任副教授、教授。“文革”期间受破孩,但他仍坚持教学与科研工作。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团结委员、北京市委委员。关心祖国统一,每逢新春佳节,他都挥毫赋诗寄台湾诸友,热望骨肉同胞早日团圆。
  研究领域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诸方面,重点在于研究政治制度史和经济史,探讨明清社会的演变与发展。他治史注重详细、全面地占有史料,并注意真伪的考证。但他又能从旧史学烦琐的纯考证中摆脱出来,使史料的辨证为史论服务。1979年在《文献》第1期发表《倡议编纂〈清会要〉》一文。之后,应上海古籍出版社之邀,主编《清会要》。开了现代史学家编纂会要的先河。1983年11月因病去世。
  主要著述有《康熙传》、《赛金花本事》、《清会要纪元篇》、《明清赋役制度》、《清代史籍满语解》(与刘景宪等合著,上海古籍出版社)、《清代笔记中清史资料类钞》、《明元清系通记》(由他补嘉靖至崇祯六朝)。标点整理了孟森的《满洲开国史》、《明清史讲义》(中华书局1980年出版)、《明清史论著集刊》(上、下册,中华书局1959年出版)、《明清史论著续刊》(上、下册)。
  来源:保定市地方志办公室
  
同年(公元1907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3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