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江苏省> 无锡人物

李文海

[公元1932年-2013年]

李文海为[公元1932年-2013年]

  李文海,1932年2月28日生,江苏省无锡市人。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1987年10月至1994年6月任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1994年6月至2000年9月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李文海于1949年11月在无锡参加革命,195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学习,成为中国历史研究班研究生,1955年7月毕业。
  从1955年9月到1966年,李文海先后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历史教研室助教、讲师,并先后兼任中国历史教研室秘书、党支部委员、副主任。其间,1957年10月至1958年10月,在北京市丰台区看丹乡榆树庄大队下放锻炼一年,1964年在山西省五台县阳白公社李家庄大队参加一年的"四清"运动。"文革"期间,李文海同志先到江西余江中国人民大学"五七"干校劳动。不久,中国人民大学停办。1971年3月,李文海同志调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工作,先后任理论处处长、宣传部副部长等职。
  1978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校,李文海同志回校工作。先后在清史研究所、历史系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80年7月任清史研究所副所长。1983年9月任历史系副主任。1985年6月任历史系主任。1985年9月起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1987年10月起任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1991年9月,兼任清史研究所所长。1991年10月,在中国人民大学第十次党代会上,再次当选为党委书记,同时兼任副校长。1994年6月至2000年9月,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李文海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历史学科评审组组长、教育部历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高校理论战线》编委会主任、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国高教学会副会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副会长、北京市高教学会会长等职务。1992年10月,参加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党的第十四届中纪委委员。
  学术成果李文海在几十年的学术生涯中,对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进行了系统、深入和富于开拓性的探讨,撰写和主编了大量著述,如《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世纪之交的晚清社会》、《义和团运动史事要录》、《太平天国社会风情》、《中国近代十大灾荒》、《近代中国灾荒纪年》、《灾荒与饥馑》、《近代中国灾荒纪年续编》、《迈向新世纪的人文教育》、《清史编年》(共12卷)、《清通鉴》(与戴逸合编)等近二十部学术著作,发表《告别二十世纪的历史思考》、《近代中国灾荒与社会稳定》等论文100余篇。1990年,李文海同志被国家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逝世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李文海同志,因突发心脏病医治无效,于2013年6月7日16时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同年(公元1932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2013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