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山东省> 菏泽市> 曹县人物

马金凤

马金凤为

  马金凤女,乳名金妮,原名崔金凤,1922年生,曹县东关人。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豫剧功勋杯”演员,为豫剧五大名旦之一。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系河南省政协委员、洛阳市政协副主席、洛阳市豫剧团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剧协河南分会副主席,河南省人大代表、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她从小接受父亲的严格训练,始学河北梆子,7岁与父同台演出,被誉为“7岁红”。8岁随父去河南,9岁随义父姓更名马金凤。先后师承马双枝、管玉田、燕长庚、翟彦身等人。唱腔先学祥符调,后学豫东、豫西调,幼年扮演武生、须生,10岁改旦行,14岁正式登台演出。因勤于苦练,20岁时即蜚声河南梆子剧坛。代表剧目有《穆桂英挂帅》、《花打朝》和《花 缘》。1953年春,率商丘地区人民豫剧团演出至南京,在剧作家宗词的协助下,将演出4小时的《老征东》改为两小时的《穆桂英挂帅》,突破传统程式,由青衣兼蓄刀马旦,突出穆桂英这一人物形象。年底到上海,拜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为师,成为梅兰芳唯一一名外剧种弟子。受梅兰芳指导,使穆桂英这一巾帼英雄的形象更加丰满。1956年,随剧团调入洛阳。同年晋京演出《穆桂英挂帅》,轰动首都剧坛,被誉为“真国色”的“洛阳牡丹”。其嗓音明亮纯净,清脆圆润,音质坚实、柔韧,唱法上以假声为主,真假声结合运用;唱工以大段叙述性“豫东调”“二八板”为其擅长,吸收山东梆子的音调加以融化;唱腔结构严谨,旋律简练、朴实,节奏明快、舒展,技巧娴熟,造诣深厚。其特点刚健豪爽,深入浅出,蕴藉醇化。她演的穆桂英融青衣、武旦、刀马旦等表演程式为一炉,独具匠心地创造了适合剧情人物需要的“帅旦”这个新的艺术行当,成功地塑造了气宇轩昂、雍容大度、巾帼英雄穆桂英的艺术形象。1958年,中央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时,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了《穆桂英挂帅》,称赞演出成功。后该剧影响全国,盛演不衰。尤其那“五十三岁又出征”的成套唱腔,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在《花打朝》中,成功塑造了程七奶奶这个泼辣、幽默、果断、豪爽的人物形象,1963年,晋京演出时剧作家老舍题诗祝贺。曾多次获戏曲会(调)赛演员一等奖。在60余载的艺术实践中,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形成“马派”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代表剧目《穆桂英挂帅》、《花打朝》、《花 缘》拍成戏曲艺术片。2005年,被文化部授予终身艺术成就奖。
  来源:菏泽市地方史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