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陕西省> 渭南市> 合阳人物

雷孜行

雷孜行为

  原甘肃省人防办通讯处处长雷孜行,男,1932年2月生,合阳县皇甫庄镇人,中共党员。1949年2月入伍,毕业于解放军西北通信学校。1950年3月至1956年6月在一军军部青海军区电台任报务员、副站长;1956年7月至1952年1月在兰州军区任收信台主任、通讯部参谋、总站主任;1982年转业到甘肃省人防办任通讯处长(副厅级)。1992年离休。
  雷孜行先生一生与无线电通讯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以平凡而特殊的工作为剿匪、平叛、防空和自然勘查做出了突出的业绩。
  青海解放之初,马步芳残部在西部地区经常患扰,妄图-,剿匪指挥部直接从军部调雷孜行负责报务工作,他0地完成了剿匪中军部来往电报的收、发任务,为剿匪作战胜利发挥了特有的作用。直到剿匪结束,他说他后来体会到了无名英雄的真正含义,他为完成这次作战任务而自豪,从而更加热爱无线电工作。
  1954年,国家确定勘查青海湖,这项工作由青海省军区和东海舰队组成青海湖勘查指挥部来完成,指挥部决定由雷孜行负责电台发报联络任务。他们在青海湖里工作一个月,海心山以东水域顺利勘查完毕,继续勘查海心山以西水域。雷孜行带报话机随40余人的勘查队,带两天干粮趁风平浪静驾两艘汽艇又到了海心山,将汽艇停泊在选好的地点。不料当夜刮起8级大风,两艘汽艇被山石击毁,根本无法修复,40余人的生存受到了威胁。雷孜行用报话机向指挥部发出了求援,当时交通不便,汽艇一时运不来,飞机又很少,他们已水尽粮绝,整整饿了整7天后,西北军出动飞机,为他们空投了食品及饮料,在第40天后东海航队开来两艘汽艇到海心山接他们。正当次日返航时,又遇8级大风,指挥部决定岛上派8人将两艘汽艇开回指挥部,雷孜行是这8人其中之一,他带报话机随时与指挥部联络,在航行时所遇海浪3米多高,海水劈头盖脸而来,汽艇上下颠簸,有时把人反复地抛上去,掉下来,汽艇随时可能沉没。大家与恶浪顽强击搏,舵手不停地避浪冲浪,只有一个信念:人在机器在。他们晚上9时出航,终于在次日4时靠岸。既使这样,他们还是坚持在恶劣的环境下,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0地完成了青海湖的勘查任务。
  1958年 分子与台湾 势力相互勾结,在我甘南玉树果洛地区杀害当地干部、残害人民群众,大举叛乱。平叛指挥部通信联络全靠无线电来完成,那时甘、青、川山区没有联络地图,无线电通讯非常重要,每一次平叛的大行动前沿指挥首先要强调通讯,要求必须通畅,若出问题一律撤职查办。雷孜行负责为参战部队建立了通讯系统,坚持在40多天里昼夜值班,万无一失,为通报情况,下达指令,甚至为找到走失的分队提供了大量信息情报,为这次平叛立了大功。
  1979年,兰州军区将雷孜行从通信总站又调回炮兵部队,由他负责组建通讯、军务、管理三个处。1982年1月转业到甘肃省人民防空办公室,这个单位属兰州军区和地方双重领导,他在这里从解决通信基础设施、培养业务技术人员、专业干部和演习训练上做出了突出的成绩。他六次授奖,从不居功自傲,甘做无名英雄。人们称他是人防通信方面经验丰富的老者和专家,《人防通信资料》1998年第1期刊登了他《论人防抗毁警报器》一文,在科学组织抗毁警报通讯网,提高警报抗毁能力和连续报警能力,以及开展抗毁警报科研工作方面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在全国人防系统有较大影响,他的微机通讯和微机译电起到了电台工作高效保密作用,此成果在全国人防尚无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