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山西省> 运城市> 芮城人物

景耀月

[公元1881年-1944年]

景耀月为[公元1881年-1944年]

  景耀月(1881—1944),字太招,别署大招、帝召、瑞星、秋绿、秋陆。山西芮城人。
  景耀月出身贫苦农家,幼年随父以种地和编竹器为生。后入县学,师从芮城名儒孙渭鱼。他未及弱冠,即入选太原令德堂读书,1902年再选升山西大学堂。1903年-合闱,他中副榜。清光绪30年(1904年)秋,山西巡抚张曾敫派50名学生赴日本留学,景耀月有幸被选中,成为山西第二批官费留日学生,进入早稻田大学攻读法律。期间结识孙中山、胡汉民等,加入中国同盟会。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8月),与景定成、谷思慎等人在东京创办《晋乘》杂志。
  1908年2月,景耀月与赵世钰在东京创办《夏声》杂志,宣传革命,并与于右任等发起晋豫陇学会。
  宣统元年(1909年),景耀月毕业返国后,在上海与于右任办《民呼日报》,后于右任被反动官员诬陷入狱,《民呼日报》遭查禁,他奉同盟会总部派遣返沪主持营救工作。因为于右任被逐出租界,无法出面领导重组报社工作,遂与范鸿仙等另行组织《民吁日报》,担任总。该报揭露清吏方面的文字减少,把主要锋芒转向-,认为日本帝国主义是当前主要危险。在《民吁日报》上发表的作品很多,如署名帝召的连载作品有《迷阳庐新诗品》、《迷阳庐问学录》、《迷阳庐学诗集》、《虚无党奇谈》(小说)、《获野录》(笔记)等。以犀利之笔锋,竭力激发革命排满思想,揭露日本侵华阴谋。
  当时景耀月才名已噪,与耆老景梅九先生有“山西二景”之称。所办各报,为民国前报纸销行最广者。没过多久,报为清廷抄封,并被通缉,于是前往日本,后又赴南洋各地。
  1911年,武昌起义后返国,以山西省代表资格,被举为临时政府各省代表会议主席、参议院议员。参加筹组南京临时政府,草拟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并参与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被孙中山任命为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次长(代总长)兼南京政法大学校长。
  1912年8月25日,同盟会等5团体正式改组为国民党,在北京召开成立大会,出席并与阎锡山、张继、李烈钧、胡瑛、王传炯、温宗尧、陈锦涛、陈陶遗、莫永贞、褚辅成、松毓、杨增新、于右任、马君武、田桐、谭延闿、张培爵、徐谦、王善荃、姚锡光、赵炳麟、柏文蔚、沈秉堃、景耀月、虞汝钧、张琴、曾昭文、蒋翊武、陈明远一起被推举为参议。
  南北议和后,景耀月脱离国民党,组织政友会,拥护袁世凯,历任大-高等政治顾问、众议院议员、经济调查局参议,为革命党人所鄙视。
  1917年在山西、河南组织靖国讨逆军,反对“辫子军”张勋复辟,被推任为总司令。
  1922年,第二次恢复国会时,仍任众议院议员。专心教育北伐之后,致力于学术研究,离开政界,担任过北平天主教机关报《益世报》的。后执教于上海中国公学、北平大学法学院、东北大学各大院校,专心著述,为国育才,弟子遍于南北。时与黄季刚先生合称“北景南黄”。
  反日身亡1937年秋,抗日战争爆发后,山西日伪企图强其出掌伪华北政权,遭景耀月拒绝,并暗中与学人创立夏学会,进行抗日活动。日酋见此情景,竟欲置耀月于死地。乘其病情严重时,多次派爪牙,如教育部长苏体仁等以私人名义软硬兼施,以帮助治疗为名,用车强行将其接到日伪同仁医院谎称系患膀胱瘤症,用手术刀在膀胱内割下约3寸长之刀口,不予治疗及缝合,造成大量屎血,并在风寒中敞开门窗,使伤口恶化、感染、致使病人腰背又发生多处脓肿,又在腰背切开刀口六、七处,使其呻吟病榻,每日出血盈盆。数日之间,受尽痛苦,终被残杀去世。事后,虽经家人控诉,日伪官方,根本不予追究,显系预谋。
  1944年4月28日,景耀月在北京逝世,终年62岁。
  景耀月逝世后,重庆国民党政府为他召开了隆重的追悼会,由于右任主祭宣读褒扬抚恤令,表彰他在创建中华民国中的不朽功勋和抗战期间以身殉国的大忠大义。延安的《新华日报》也发布了“景耀月先生逝世”的消息。
  
同年(公元1881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4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