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河北省>

刘秉鉴

[公元1881年-1947年]

刘秉鉴为[公元1881年-1947年]

  刘秉鉴(1881~1947)字镜湖。安新漾堤口村人,商人家庭出身。自幼受私塾教育,清末于北京师范大学堂毕业后,到保定育德中学任教。此间,孙中山先生的反清反帝爱国思想通过同盟会正在北方传播,经老同盟会员李锡九介绍,在育德中学加入同盟会。在校内,他除了扩大同盟会组织外,还向学生灌输孙中山的革命思想,使当时育德中学成为北方著名的革命基地。
  民国成立后,他被省政府任命为省立顺德中学校长。后又调任河北省教育厅视学及中教科科长等。曾任省农田水利委员会秘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党行政机构随军队一起撤往南方,日军侵占保定。他顾及家庭不愿随省府南撤,辞职闲居北平(今北京)。他与老友王秉哲(民主革命者,育德中学董事长,省议会副议长)约定:即使沿街乞讨,也要保全亮节,誓不与日伪为事。
  抗日战争胜利后,河北省教育厅任命刘秉鉴接替王长泰(字久安,保定人)为保定莲池图书馆第四任馆长。他上任伊始,首先为复馆经费而奔波。他写信对友人说,每当外出筹款,犹如叫花子讨饭一样,真乃受命于危难之时。这时他已危病缠身,家人劝他就此止步,他却一笑说馆不恢复何能停步。后通过李锡九找到当时的河北省政府主席孙连仲,从省政府的财政预算中拨出一笔钱给刘秉鉴复馆用。他接到经费欣喜若狂,不顾疾病缠身,日夜操劳。在添置各类图书的同时,积极维修残墙断壁,粉刷房屋,油饰门窗,将整个园林馆舍恢复到战前模样。开馆那天,李锡九先生拄杖前来祝贺,他盛赞刘秉鉴忍着疾病为古城保定人民做了件好事。
  来源:保定市地方志办公室
  
同年(公元1881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7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