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安徽省> 滁州市> 全椒人物

何若人

何若人为

  何若人,曾用名何朝钺,1915年12月出生,全椒县东王乡人,幼时读过私塾,上过高小。1932年,省立蚌埠乡村师范(简称“乡师”)招生,由于家庭生活所迫,何若人报考了这所吃饭不要钱的学校,被录取。在“乡师”读书期间,由于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何若人阅读了一些进步书刊,如《大众哲学》、《中国农村》、《子夜》、《政治经济学》等,思想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救亡的号召下,为了宣传抗日,唤醒民众,蚌埠乡师一批进步学生筹办“现实社”,何若人积极参加该组织的筹建工作,他东奔西走,动员学生参加,使得该组织不断发展,何若人也因此成为“现实社”的主要成员之一。1935年,乡师学生为了声援北平学生“一·二九”运动,举行--,何若人为这次--的组织者之一。
  1936年暑假,何若人和时生从乡师毕业回到全椒。当时的全椒,教育质量相当低劣,县教育界被一些有势力的人所控制和操纵,无人敢得罪,面对全椒低劣的教育,何若人等异常愤怒,毅然和王永等10余人联名控告学霸,此举震动了全椒的教育界,打破了教育界一潭死水,推动了全椒城乡教育事业的发展。随后,何若人等到滁县城内的一所小学担任教师。在滁城任教期间,何若人等不断受到国民党特务的骚扰,通信被检查,出门有盯稍,看书受监视。国民党滁县肃反专员曾妄图以扰乱社会治安罪逮捕何若人等,后由于张浩先老师和国民党县党部书记长张正燊出面说情,何若人等才免遭毒手。
  1936年寒假后,何若人被校方解聘回到了全椒,在小集乡和张盛文合作自办了一所小学,从此,何若人一面教书,一面继续从事抗日宣传工作。他常向学生讲日本军队对中国东北的侵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北上抗日,以提高学生们的觉悟。在他的教育影响下,小集小学的不少学生陆续走上了革命道路。1984年。黄生等当年小集小学的学生还感慨地说:“我们当年之所以能那么小懂得革命,参加革命,何若人老师的教育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1938年3月,以王永为首的全椒县抗日人民自卫军政训股成立。何若人投笔从戎,参加了这一抗日组织,担任政训股宣传组组长,他将20多名年龄比较小的队员,组成了一个宣传队,利用群众大会或集镇逢集的机会,向群众宣传抗日的道理,教唱革命歌曲,演出短小戏剧,如《义勇军进行曲》、《青年进行曲》、《放下你的鞭子》、《大刀进行曲》、《东北-三部曲》等,并到处张贴宣传标语。同时,何若人还担任政训股主办的《团结日报》的主编及干部训练班政治教员,培养训练抗日骨干及宣传等项工作。《团结日报》除刊登地方消息外,还刊登根据用耳机收到的国民党中央社消息改编的新闻,对推动抗日救亡运动起了一定的作用。不久,一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挺进队”来到全椒小集一带活动。为了帮助“东北-抗日挺进队”发展力量,何若人等积极地开展宣传动员工作。在何若人等的大力工作下,小集小学的黄生、殷山、王子洪、潘飞等12名青年和政训股的李希群、马荟等参加到“东北-抗日挺进队”,从而增强了“东北-抗日挺进队”的抗日力量。1938年4月,何若人参加了由王永在政训股里建立的“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组织。1938年7月,经时生介绍,何若人光荣地加入了这个共产党。1938年8月,由于全椒的形势发生了变化,何若人离开全椒,辗转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1940年7月,何若人从延安抗大毕业回到全椒。这时,全椒的抗日斗争形势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县城以北地区已成了淮南津浦路西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前哨阵地;共产党领导的全椒县抗日民主政府已于1940年6月在周家岗成立。何若人回来后,在县抗日民主政府担任教育科长。他用了很大的精力进行民众的思想和文化教育,他特别注意少年儿童的文化学习。那一时期,根据地内开办了十几所小学,每个区乡都有自己的中心小学,并由区、乡长兼任校长。何若人还亲自在县政府所在地周家岗创办起周家岗小学和佛龙寺小学。由于何若人的出色工作,使得全椒县抗日根据地内的文化教育工作,即使在与日伪顽强激烈斗争的艰苦环境下,也得以蓬勃发展。同时,何若人还主办了中共全椒县委机关报《全椒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鼓舞人民的抗日斗志。1941年7月,何若人调任淮南津浦路西行政专员公署教育科长、《新民主报》副总。解放战争期间,何若人担任过辽南省委主办的《辽南日报》社副社长兼总等职。全国解放后,何若人曾任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福建省委秘书长,福建省委党校校长。在此期间,先后被选为中共福建省委委员、常务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届、第六届人大代表。职务变了,但何若人仍然保持着战争年代艰苦奋斗的作风,保持一个共产党的革命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