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河北省>

何基鸿

何基鸿为

  何基鸿(1892-?),字海秋,河北藁城人。其弟为抗日名将何基沣。1912年何基鸿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并曾赴英、德留学。历任大理院书记官、大理院推事、司法部参事(1918年任)、河北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厅长(1935年任)、国民政府考选委员会委员、-监察委员、国民参政会参政员等职。
  法学杏坛,何基鸿曾任国立北京大学法律教授兼系主任(法律系第三任系主任)、教务长兼第三院(社会科学学院)主任及政治系主任、国立清华大学法学院政治学系讲师、法律学系教授、北平大学法商学院名誉教授,主讲民法总则、德国法、公司法、劳工法、民法债编总论、法院组织法等课程。何基鸿先生执教北大期间,还经常指导学生社团——国立北京大学法律学会(1921年底成立,宗旨“补课外之不及,穷法理之奥旨”)的活动。
  何基鸿先生不仅是民国时期民法、商法的著名学者,北平研究院学术会议社会科学组会员之一,更具有深刻的爱国情怀,在审理北京商会因袁世凯-求荣和-爱国学生而举行罢市的案件中,他积极活动,争取出庭审理,很快就释放了北京商会的会长等爱国商人。1946年3月7日,何基鸿与陈岱孙、顾颉刚等北平名流41人对东北问题发表意见,表示坚决反对雅尔塔密约及“九•一八”事变在东北重演,不能容忍中国政府“再有任何辱国的让步”。
  何基鸿先生著有《宪法要览》(与沈钧儒合著,商务印书馆1922年10月出版)、《国立北京大学沿革述略》(《北京大学三十一周年纪念刊》,192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