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湖南省> 娄底市> 新化人物

杨开庆

杨开庆为

  杨开庆,字善余,县中和团北渡村(今北渡乡)人。清光绪十年(1884)生。
  杨开庆一生从事教育,以兴学育才为己任。民国6年(1917)任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教员。民国8~12年任新化县立高等小学(后改名新化县立资江小学)校长期间,筹资新建一栋两层教学大楼,使学校初具规模;实行新学制,改7年为6年;并常为学生义务补课,以提高学生成绩。民国14年供职湖南大学。民国17年春,在长沙清理新化民义学堂校产,将原有沅江保安垸1400亩湖田,作为筹办新化青蜂乡村师范学校基金。同年秋,去衡阳湖南省立五中执教。
  民国20年7月至22年5月任新化县教育局局长,努力发展初等教育,动员各界人士办学,全县初小增至653所,高小增至25所。为加强教育管理,分全县为8个教育区,每区设教育委员和教育指导员各1人;并规定小学生毕业实行会考,以提高教学质量。民国22年下学期至23年,在长沙妙高峰中学任数学教师。民国24年(1935)任宝郡(今邵阳市)联合中学校长。
  民国25年,再次出任新化县教育局局长,致力于发展中等教育。民国27年春,在北渡村创办新化县立中学简易师范科。同年又为从武昌、长沙迁至新化的成达女中、楚怡工校、民范女职及枫林、复初等中学,作好迁校安排。民国28年创办新化县立中学女生部于上田“怡园”。杨开庆在教育局长任期内,曾将新化民报、镜报和资江报合并为新化日报,自任发行人兼社长。卢沟桥事变后,积极宣传抗日,为几年学校添置收音机,使师生及时了解战争情况,并支持学生的抗日救亡活动,安排苏镜、张竹如(均系中共地下党员)在县立小学及上梅中学任教。后来,由于苏、张的革命活动为国民党察觉,因引起县长王秉丞对杨开庆的猜疑,在一次县政扩大会议上,诬其“滥用教育经费”,迫使下台,民国28年秋杨开庆愤然辞职。此后,在农村开办小煤窑谋生,直至新化解放。
  1949年11月,以开明士绅身份出席新化县人民政府召开的士绅座谈会。1950年起任新化县工0主任,其间,曾参加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被选为工商界代表赴省开会。1952年去世。
  
相关院校:

湖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