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莆田市> 城厢人物

韩永藩

[公元1902年-1931年]

韩永藩为[公元1902年-1931年]

  韩永藩(1902-1931),化名李应葵,1902年出生于常太镇马院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是莆田青年运动的优秀领导人之一。他在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就读时,在校友郭寿銮的引导下逐步趋向进行,1928年秋后,被吸收为共青团员。同年12月,莆田党团组织分开,他成为共青团莆田县委负责人。1929年3月,韩永藩参与在城关开设党的地下联络站——“人生商店”,并“非常积极的经常到工农群众中工作,在学校出墙报,公开攻击国民党蒋介石”,7月份,韩永藩转为中共党员,成为莆田常太地区早期的党员之一。由于韩永藩在城关学校组织莆田青年在中东路问题上开展反帝反国民党运动中成绩显著,于1929年9月被任命为共青团莆田县委书记,同年12月,莆田召开第一次团代会,韩永藩继续当选为团县委书记。此后,他一方面继续组织学生,反对国民党包办全国学生代表大会,反对莆田学校当局的压迫和奴化教育,开展- 择师活动;另一方面在城关对部分党员进行秘密军事训练,为广业工农自卫队、江口游击队的建立培养部分军事骨干。在配合中共福建省第二次代表大会提出准备全省总暴-动 活动中,学生领导人陈文奋、林春晖先后被捕牺牲后,当地军阀林寿国下令解散 会,开除进步学生。韩永藩等20多位学生骨干相继离开了学校,更加勇敢地投入社会革命斗争之中,于1930年春末被补选为中共莆田县委委员,分管团的工作。同年11月,中共莆属特委成立,党团组织分设后,韩永藩被指定为共青团莆属特委负责人。12月中旬,韩永藩偕共青团干部徐元昌到涵江地下党联络站——文墨斋书店取款去购买一批物品,准备带往外坑革命根据地。不幸,他的行动被特务探悉,在保尾涵梧汽船上被捕。随后,韩永藩、徐元昌被押往驻莆田的海军陆战队第二旅旅部,敌人在一无所获的情况下,于1931年1月初对韩永藩、徐元昌下了毒手。韩永藩牺牲时年仅29岁。


  马院村   马院村位于常太镇北部,全村面积8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268亩,山地面积12600多亩,总人口1150多人,共有245多户,分为2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设立一个党支部,党员63名。 主要经济作物有林业、果树,主要经济支柱是外出经商、务工收入,劳务输出收入。2012年村民人均收入达7000多元。近年来先后取得荣誉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市文明村。我村特色产…… 详细++
同年(公元1902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31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