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陕西省> 榆林市> 米脂人物

郭洪涛

[公元1909年-2004年]

郭洪涛为[公元1909年-2004年]

  郭洪涛(1909年11月16日-2004年3月12日),又名郭洪恩、郭惠卿,化名孙耀祖。出生在陕西省米脂县东区。原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国家经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正部长级)。[1-3]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共党员。1935年和1949年两次迎接中央领导人,见证了两个中共党史上意义非常的重要时刻。郭洪涛是陕北红军和陕北革命根据地创建者之一,山东抗日根据地创建者之一,新中国交通事业的开创人之一。
  人物生平1909年11月16日,郭洪涛在陕西省米脂县东区姬岔乡黑圪塔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出生。1925年,郭洪涛考入了榆林中学,先后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国共产党,并根据党的决定加入了国共合作时期的国民党,担任榆林国民党县党部委员。1926年9月,郭洪涛接任了中共榆林特支书记,后又任榆林地委组织部长。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郭洪涛被迫离开榆林转赴太原。郭洪涛考入山西省国民师范学校,并与党组织接上关系,继续从事革命活动。同年冬天,由于叛徒出卖,郭洪涛在太原被 政府逮捕。1931年,郭洪涛接受命成立狱中支部,担任支书。支部组织领导了狱中斗争,郭洪涛发展了两名地下党员。支委会曾具体研究和积极准备发动越狱暴-动。1933年,郭洪涛被营救出狱,出狱后到北平休养。1933年2月初,郭洪涛到陕北佳县任陕北特委组织部长。郭洪涛受谢子长和阎红彦影响,决心把陕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建设起来,参与领导创建陕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领导组建了陕北红军游击队第四、第五支队。7月,陕北红军总指挥部正式成立,郭洪涛任政委。9月,郭洪涛到清涧县进行土地分配的试点工作。按照试点经验,确定了土地分配政策。1935年2月,郭洪涛任西北工委组织部长,后改任秘书长。1935年9月15日,徐海东、程子华、刘志丹率领的红军会合组成红15军团,成立中央代表团和中共陕甘晋省委,郭洪涛任副书记。1935年10月1日的第三次反“围剿”的战争中的劳山战斗中,郭洪涛所在的陕甘晋省委才得知红军主力北上到甘肃省武山县西南。10月下旬,郭洪涛受命去前方处理陕北肃反扩大化的问题,其间得悉中央红军已经到了吴起镇。郭洪涛等决定立即从道佐堡出发,动身去迎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并报告后方的中央代表团和西北军委。后方也立即派人给中央红军筹备给养。1935年11月2日,中央和中央红军到达下寺湾,郭洪涛先被李维汉引见至毛泽东和张闻天处。3日,郭洪涛等下寺湾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汇报了陕北苏区、红军、错误肃反以及劳山、榆林桥作战的情况。会议决定将红15军团编入红一方面军,郭洪涛随红一方面军留在前线。24日,郭洪涛分配任陕北省委书记,并回到瓦窑堡迎接中央红军的到来。1935年11月,郭洪涛派部迅速集中了大批棉花、布匹,以募捐为主筹集了近千石粮食,赶制棉鞋、棉服。中央领导到瓦窑堡那天,郭洪涛请中央领导同志吃饭,其间李维汉叮嘱郭洪涛,要照顾好在长征途中负重伤的王稼祥。
  1935年12月,郭洪涛列席了瓦窑堡会议,参与讨论了军事战略问题、全国的政治形势和党的策略、路线问题,会上毛泽东和博古两人发生了激烈争执,郭洪涛会后认为“言辞之尖锐激烈是我入党以来首次听到的。在毛泽东同志发言时,博古同志躺在张闻天的床上,默不作声。”
  1936年春,郭洪涛两次扩红9600人。10月,郭洪涛调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1937年,日寇侵入山东。5月,郭洪涛出席中共全国代表会议,成立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并任书记,领导陕甘宁边区党的建设。同年冬,郭洪涛兼任八路军绥德警备区司令部政治委员兼中共绥德地委书记。1938年4月,郭洪涛等到山东省委工作。到任后,郭洪涛坚决贯彻中央指示精神,主持召开省委干部会议,讨论制定了《发展和坚持山东游击战争的战略计划》,确定了创立沂蒙、淄博、抱犊崮、大泽山、清河地区、滨海、梁山泊和微山湖等几个根据地。5月,郭洪涛在曹县进行抗日动员讲话。
  1938年12月,郭洪涛成立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并任书记,统一领导山东与豫皖苏边区的抗日武装斗争,参与巩固扩大鲁中南抗日民主根据地和领导敌后抗日游击战争。1941年,郭洪涛被选为中共七大代表,率山东代表团步行赴延安,任延安七大代表团学习班支部书记。
  1942年2月,郭洪涛在中共中央党校学习,参加整风运动。
  1945年4月-6月,郭洪涛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946年起,郭洪涛先后任东满铁路管理局局长、东北铁路总局副局长并兼牡丹江铁路局局长、吉林铁路局局长,参与领导东北军事运输工作,支援东北解放战争。
  1949年2月,郭洪涛任北平铁路管理局局长。
  1949年3月,郭洪涛研究中央进入北平的任务。郭洪涛决定,由只通到高碑店的铁路沿途每个车站派可靠同志负责落实具体措施,专列由三趟同样的列车用作开路压道、中央领导乘坐、警卫人员乘坐,沿途车站两端的道岔锁住。25日,郭洪涛将中央领导人从高碑店站送至清华园火车站,又一次完成了迎接党中央的重大任务。1952年初,郭洪涛任铁道部副部长,1954年冬改任国务院第六办公室副主任。郭洪涛提出了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方面的形势,发展规划和五项政策措施建议,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重视,汇报内容基本上被中央采纳。1958年,“大跃进”造成交通运输紧张,郭洪涛提出部分增加双线、延长股道、增加直达列车、推广土法滑溜化装车、推广开行合并列车经验,由国家经委和铁道部组织实施。
  1981年,成立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担任会长。郭洪涛亲自率团出访考察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接待许多国家交通界人士的来访。1982年,郭洪涛组建了国务院能源基地规划办公室担任主任,致力于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建设与发展。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制定了能源基地开发规划和方针政策,并经国务院批准实施。1999年,郭洪涛辞去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会长职务,担任名誉会长。2004年3月12日,郭洪涛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同年(公元1909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2004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