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浙江省> 绍兴人物

董秋芳

[公元1898年-1977年]

董秋芳为[公元1898年-1977年]

  董秋芳(1898~1977),笔名冬芬、冬奋、秋航、秋、奋、航,绍兴青坛人。
  民国2年(1913),考入绍兴浙江第五师范,与陶元庆、许钦文等同学。8年,积极参加“五四”运动,担任绍兴“国耻图雪会”副会长,主持会务。并与何赤华创办《浙江学生联合会周刊》。同年,师范毕业,在宋家店小学任教员。次年夏,考入北京大学预科,2年后转入英语系。与许钦文等组织“春光社”,邀请鲁迅、郁达夫、周作人等作指导。开始翻译外国文学作品。15年3月18日,在《京报》副刊上发表《一致反日》一文,“三一八”惨案后,在《京报》副刊、《语丝》上连续发表《大-后》、《大-以后》、《吊刘、杨二女烈士记》、《可怕与可杀》、《响应打狗》等杂文,抨击段祺瑞执政府,遭到追捕,不得不暂时弃学南归,在杭州一中任总务主任。“四·一二”-政变后,因谴责国民党,再遭通缉避往上海。同年初,在鲁迅指导下,将翻译作品《争自由的波浪》等集成一书,由北新书局出版。同年,在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中,以“冬芬”为笔名,给鲁迅写了《文艺与革命》的长信,鲁迅公开复信给以肯定与指导。18年3月回北京继续学业。大学毕业后,去山东省立济南高级中学任教,结识胡也频与丁玲。21年,去天津扶轮中学任教。24年秋,回到杭州,任教于市立中学。26年,“七七”事变前夕,应郁达夫之邀,去福建省政府公报室任编译员,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曾任福州市文化界救亡协会秘书长兼组织组长。次年,随省政府一起迁往永安,兼任省政府图书馆馆长。32年,任《民主报》副刊《新语》主编。34年6月,杨潮(羊枣)等进步文化人士被逮捕,董写了《“沉默之美”》一文,予以抨击,三日后也被逮捕。出狱后,任《改进》杂志。
  民国35年(1946)8月,离闽回浙,任绍兴稽山中学国文及英文教员,37年秋,又在绍兴简易师范兼课,后“简师”改名为绍兴师范学校,任校长。1949年10月,去杭州高级中学任教。1951年,调任宁波市立中学校长。1953年,到浙江师范学院任教,8月,调人民教育出版社工作,任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中学语文教材组现代文学研究室主任,兼中学语文课本委员会高级。
  1971年退休,回绍兴定居。1873年被任命为绍兴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1977年2月11日病卒。生平作品,已搜集到的有散文、诗歌、杂文、政论文、译文共270余篇,约计150万字。有散文集《我和笔杆》。
  
同年(公元1898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77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