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内蒙古自治区>

翟辽

[晋][?-391年,翟魏政权的建立者]

翟辽为[晋][?-391年,翟魏政权的建立者]

  翟辽,突厥系敕勒(亦称丁零)族人,生年不详。
  翟辽原为反抗前秦符坚政权的丁零起义军将领,主要活动于河北、河南、山西一带活动。
  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年(385年)春,丁零起义军失败,翟辽南逃至黎阳(今河南省汲县东北、黄河北岸),投奔东普黎阳太守滕恬之。
  太元十一年(386年)正月,翟辽随着黎阳太守滕恬之而据有该城。同年三月,普泰山郡太守张愿叛晋,举郡降翟辽,翟辽的势力日益强盛,扩大到今山东泰山一带。次年,翟辽遣其子翟钊侵掠东晋的陈(今河南淮阳)、颖(今河南许昌附近)等都。这时,高平(今山东荷泽东)人翟畅执太守徐含远,降于翟辽。翟辽的势力迅速扩大。
  太元十三年(388年)二月,翟辽自称魏天王,改元建光,正式在中原地区建立以敕勒人为主体的国家政权,史称“翟魏”。为了防御慕容垂后燕的进攻,翟辽由黎阳迁都至黄河南岸的滑台(今河南滑县),借助黄河为屏障。
  太元十四年,翟辽又攻占东普的荥阳,执太守张卓,进军陈、项等地,并派遣丁零将领故堤率军占领后燕的冀州(今河北冀县),被后燕军击败,故堤遁走。
  太元十五年,翟辽攻占东晋司(今河南洛阳)、兖(今由东郊城北)两州。东普龙骧将军刘牢之与翟辽大战于泰山,东晋军大败。同年八月,东晋朱序在滑台击败翟魏军,于是翟魏的势力受到遏制。
  太元十六年十月,翟辽死。其子翟钊继承,改元定鼎,并进攻邺城,被慕容农击败。
  次年(392年)二月,翟钊又遣部将翟都攻占馆陶(今河北馆陶县),屯军于苏康垒。三月,慕容垂率军进逼苏康垒,翟都南退滑台。六月,后燕军占领黎阳,并准备渡河进击滑台,翟钊列兵南岸,严阵以待。慕容垂率领的后燕军队却引兵屯驻于黎阳西四十里的西津,准备牛皮船百余艘,虚列兵仗,伪装即将在西津渡河。翟钊信以为真,率军趋西津,而慕容垂却密遣部将王镇等星夜在黎阳津 渡,过河安营扎寨。翟钊闻讯急返黎阳津抢渡,过河安营扎寨。翟钊闻讯急返黎阳津,猛功王阵营,王镇坚守不出。这时,慕容农又由西津渡河,同王镇两面夹击疲于奔命的翟魏军队。于是,翟钊大败,退走滑台,收余兵北渡黄河,据守白鹿山(今河南修武县北)。终因困守山中,粮尽援绝,被迫下山与后燕军决战,又为慕容垂所败,几乎全军覆灭,翟钊仅以单 匹马逃到长子(今山西长子县西),投奔西燕。掌西燕政权的慕容永以翟钊为车骑将军、荥州牧,封东郡王。过了一年(东晋太元十九年),在慕容永处的翟钊还曾攻晋之河南,不久以谋反罪名被墓容永所杀。至此,翟魏政权基本灭亡,其余部众融合于中原汉族之中。
  翟辽创建的翟魏政权共存在五年,管辖区域达阳、顿丘、贵乡、黎阳、陈留、济因、阳七郡或其部分,辖区人口三万八千户,在我国历史及民族关系上产生一定的影响。进入内地的敕勒族,从贝加尔溯畔经过新疆北部,来到内地黄河流域,同当地汉族人民杂居在一起,共同反抗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共同建设内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内地的畜牧业经济,给内地汉族人民注入新的血液和文化成分,把比较先进的中原地区推向更如丰富多彩;而迁入内地的敕勒人本身也发生了质的变化,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由较为落后的少数民族变为先进的民族,这在历史上无疑是有进步意义的。



同年(391年)去世的名人: